-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9
- 56
- 33
- 2
- 161
- 59
- 14
- 3
- 3
- 34
- 27
- 21
- 19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蒲高忠 王柯懿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10期 1632-1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天坑(Tiankeng)是近年来在喀斯特地区发现的一类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地质奇观,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及地形的约束,喀斯特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该文在系统梳理前期天坑研究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丽 张忠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1113-1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植被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的重要维持者.国内外学者较早关注喀斯特植被的结构、功能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并发表了诸多成果,但对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趋势和热点等却鲜有评论.利用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 (W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跃军 钟章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年18卷5期 586-5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喀斯特地区适生植物的生境适应性、光合生理、水分生理、养分生理、菌根生理以及遗传生理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开展的一些生理生态学研究成果,提出今后喀斯特地区需要开展适生植物的钙适应机制、碳循环以及抗旱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莲 张金屯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期 151-1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63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各群落的特征.D...
【关键词】 人工植被;TWINSPAN分类;DCA排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李广贺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2期 114-1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土壤种子库是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助于对植被更新和植被演替动态的了解,对于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我们的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邦 牛铮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2期 152-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学问题,特别是近来兴起的全球变化问题,是存在于不同时空尺度的生物与环境互作的格局和动态变化,对它的研究需要较大时空尺度的数据支撑,因此不同时空分辩率的遥感影象图就成为了这一重要的数据源.从遥感的功能出发,介绍了遥感应用于植被覆盖分类、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兆丰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6期 167-1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是干旱沙漠植物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在干旱沙漠生境中建造人工植被的正确方向是要建造沙漠人工植被,就必须以提供额外的水资源为前提;在不能增加额外水资源的情况下不应增加沙漠人工植被;增加沙漠植被应保护现有植被和建造半人工植被为主.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龙 蒋平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498-15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1997年4月至1998年10月,在甘肃省定西县进行了大面积0~50cm土层农田土壤水分按每15d本底资料实际观测,对此间收到的5幅TM与7 幅NOAA卫片数据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并对地面光谱资料也进行了观测.在光谱反演与光谱和土壤水分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1期 2031-20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干预导致局部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植物群落格局的变化,不管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的强度如何,生态系统常常通过自然演替能够恢复它们大部分的特征,亦可以通过人类的介入进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是生态系统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卿 藤原一绘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z1期 133-1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介绍了国际著名植被生态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Prof. Akira Miyawaki)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护林重建法(即生态造林法,简称宫胁造林法).本方法的创新和重要之处就是将植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并取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