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9
- 45
- 3
- 1
- 255
- 74
- 29
- 9
- 9
- 45
- 33
- 33
- 29
- 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晓珍 于航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510-55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荒漠区大规模建设的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有扰动影响,其对植被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有待研究.为了探究光伏电站建设对高寒荒漠区植被群落与土壤性质的影响,选取位于青藏高原典型荒漠区的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不同建设年份(2013、2016、20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渺 侯鹏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586-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的需要,也是国际生态学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前沿课题.为科学评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克服现有功能指标及指标阈值设置缺陷,在分析了 2010-2020年四川省植被覆盖度(FVC)、叶面积指数(LAI)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云轩 黄璐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466-5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准确监测和客观评估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危害,利用ASD Field Spec3地物波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分别采集控制大田试验(2015年和2019年)和自然大田试验(2020年)在各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蕊 任小丽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7期 2310-2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在控制土壤侵蚀以及维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不同气候带降雨特征进行降雨侵蚀力参数校正,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样地2005-2015年监测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
【关键词】 土壤保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金停 韩风林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9期 6552-6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年冻土和植被是寒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逐渐退化,导致土壤水分以及有机质含量降低,进而对地上植被产生影响.对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区植物生态特征及其对冻土退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30个多年冻土区共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锦 常顺利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363-43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刚 许洁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4期 4824-48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存在显著影响.在通过分析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作用,从而为公园合理配置植被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样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有新 潘根兴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23期 6338-6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导致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系统生态功能逐渐丧失与稳定性不断下降,这些退化特征皆与系统生物量结构和考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密切相关.采用实地调查和典型取样方法,探讨了贵州省普定县3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量结构与养分分布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玲 罗建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2327-23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了色季拉山高寒地带植物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33科103属28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6科77属236种,裸子植物有1科1属4种,中国特有植物125种,占总种数的44.01%,西藏特有植物5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邵军 蔡秋锦 等 《生物多样性》 2007年15卷4期 356-3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