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5
- 3
- 17
- 4
- 18
- 14
- 10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顺富 赵宇鸾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336-103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南半岛的植被碳汇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关于该地区植被碳汇变化状况的研究相当有限,尤其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呼吸经验方程,结合多种遥感数据对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的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庭毓 王兵 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5卷3期 25-31页
【摘要】 为了分析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能力及其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样地实测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样地实测数据,测算辽宁省的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可以在全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戢时雨 高超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4期 915-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风电是实现低碳战略的主力能源技术之一.为全面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将自然植被纳入系统边界,计量风电场建设前后植被破坏及恢复带来的影响.在清单分析中,重点考虑对碳排影响较大的配件生产及运输、建设期工程车耗油排放,更加合理地核算风电场碳排放和量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李清顺 等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41卷2期 41-46页
【摘要】 采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7年的林地变更数据,乔木林和疏林地采用IPCC法,灌木林采用缺省值法,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汇价值.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39.71万t,总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竟虎 文岩 《生态学报》 2015年23期 7718-7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修正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2年间西北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结合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计算出12a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了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NPP表现出很强的随季节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三清 康文星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3期 3441-34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及其相应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致使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环境问题已备受瞩目.湿地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湿地系统与大气中碳素的交换,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宇 唐海萍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2期 200-2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碳贸易的核心问题是要有足够的碳封存量在抵消CO2的排放之后还能有碳额度进入市场买卖.该文结合固碳概念,从固碳技术、减量成本、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等多方面对目前存在的和有潜力的各种减排与固碳途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陆地植被对CO2的吸收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迎 褚阳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3746-37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开展区域植被碳汇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对提升植被固碳能力、助力国家碳中和起到关键作用.基于宁夏MODIS遥感数据和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综合应用随机森林、地理探测器和空间偏相关分析,探讨不同空间尺度植被碳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为宁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培鑫 李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3期 319-3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和秋季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亚热带植被物候模型的建立和碳收支评估提供有益参考,该研究利用2000-2018年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反演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光 王庆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2期 273-2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2、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乔木、草本和植被总体碳储量,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植被碳库贮量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库贮量逐渐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