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4
- 4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霞 朱万泽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27卷2期 325-3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促进川西干暖植被恢复与重建,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统计、Pe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M.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分析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种间关系与群落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虎 许文年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年25卷2期 232-2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基材质量的变化,选择修复0、3、6、9、12和15年的基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及其氧化有机碳组分(F1:极易氧化有机碳;F2:容易氧化有机碳;F3:较易氧化有机碳;F4:难氧化有机碳)含量随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继义 导师:赵哈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本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6个不同沙漠化程度群落的比较分析,针对沙漠化过程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研究了沙漠化过程科尔沁沙地植被稳定性变化的特征及其维持机制。文中还通过土壤水分、群落结构、种群生长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的大量调查对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杉杉 张广帅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2期 609-6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河口湿地植被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在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方面起着显著作用,水文连通性作为湿地生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河口湿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性.河口盐沼湿地植被碳汇能力对水文连通性变化的响应机制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河口湿地植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符辉 导师:倪乐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近二十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重大的水文事件(如水位波动),它们的共同作用改变了沉水植物的生境(如光照、营养、基质等),从而驱动着沉水植物的群落演替或优势种更替,甚至沉水植被的衰退。为揭示富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侍柳彤 史常青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5期 1416-14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以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采石场废弃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效果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石场废弃地共有植物17科32属33种,以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泓光 孔维静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402-4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阐明喀斯特地貌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特征,于2022年8月对贵州省打邦河38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同时获取了各样点的河流生境以及水环境因子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和空间分布,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建群 导师:张克斌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 2007年
【摘要】 盐池县位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典型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该地区成为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区.本文在分析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α-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凡 导师:李自珍 兰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 生态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其当前的发展动向.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将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引进干旱、半干旱人工植被系统,以沙坡头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人工固沙植物和水分平衡场不同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