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3
- 11
- 2
- 1
- 1
- 1
- 5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宗儒 《中国新药杂志》 2009年18卷9期 784-787,7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药物作用靶标的成熟程度,新药创制可分为首创性药物和模拟创新药物.由于首创性药物未必充分优化,为模拟创新留有研发的空间.靶标的成熟、首创药物的借鉴、明确的构效关系和药效团等使得模拟创新药物研发路径清晰,风险和成本较低.药物分子可认为是由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展鹏 刘新泳 《中国科技论文》 2015年24期 2918-2928页
【摘要】 模拟创新是当前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中发现的作用机制明确、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的一条切实有效策略。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模拟创新药物研究中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的2种新途径,即基于蛋白/配体复合物晶体结构叠合的分子杂合和“优势结构再定位”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宗儒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5年25卷3期 163-167页ISTICCA
【摘要】 研发小分子药物可分为两类:首创性药物和模拟创新药物,虽然涵盖的内容相同,但涉及的生物学深度不同.首创性药物靶标有发现和确证的可药性过程,贯穿于研发过程的始终;模拟创新药物则无需确证靶标,而且可以有许多参考和借鉴.模拟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市场空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宗儒 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 2011年
【摘要】 原创性药物(pioneering drug)与模拟创新药物(follow-on drug)构成新药创制的两大门类,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模拟创新药物在全球占有突出的地位。我国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药物的模拟创新。医科院药物所与江苏恒瑞医药于19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凯先 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 2011年
【摘要】 近一、二十年来,国际创新药物研究发展迅猛,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方面,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等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发现和验证新型药物靶点作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另一方面,理论和结构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宗儒 2009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以靶标为核心的新药创制是当今新药研发的主流,由靶标、先导物到临床,由体外试验到对患者的疗效,过程漫长,成功率低。现今新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院所和大学中。本文介绍了首创性药物和模拟创新药物,浅谈了药物模拟创新的必要性,指出分子骨架和药效团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 高琪 等 《药学教育》 2024年40卷2期 55-59页
【摘要】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涉及新药研究开发程序、方法手段和要求的新兴学科,涵盖多门学科知识,在新药研发类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模拟实操教学法,以人参皂苷抗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应用于实战演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春敏 高丽丽 等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4期 14-19页
【摘要】 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MIDD)已被广泛应用于创新药物研发不同阶段.2020年 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鼓励申请人在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合理使用建模与模拟技术方法,同时也全面开启了MIDD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丽颖 张丹丹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2卷2期 257-263页ISTICCA
【摘要】 目前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评价的传统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外研究模型,能够高度模拟人体组织的生理结构、功能,组织所处的生化和力学微环境,经长期培养保持组织功能稳定,因此在构建生理病理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