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1
- 10
- 1
- 8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雅楠 马姜明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10期 1848-18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生物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以檵木群落老龄林阶段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酶活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雨季时,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全碳、全氮、全钾、全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雯雯 侯嘉怡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10期 1827-1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红花檵木叶片内生细菌与其季节性异常叶色现象的相关性,该文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和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法从红花檵木5类异常叶色和正常红色叶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不同叶色叶片的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菅瑞 马姜明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5期 746-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桂林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主要物种种间相互作用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显著性检验、χ2统计量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桂林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主要物种进行种间联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燕华 马姜明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8期 1059-10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以桂林岩溶石山檵木群落老龄林的25种主要植物为对象,通过测定其叶干质量(DW)、叶于物质含量(LDMC)、叶面积(LA)、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叶组织密度(LTD)等叶性状指标,探讨不同物种叶性状的差异以及性状之间的内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静 马姜明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2期 170-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选取桂林岩溶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凋落物层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经1a分解后,凋落物剩余率分别为灌木阶段(59.58%)、乔灌阶段(61.79%)和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君 马姜明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2期 161-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AIC、BIC准则结合R2选择不同恢复阶段的最佳模型,用校正系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平均系统误差和总相对误差值评价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并用所构建的生物量模型对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地上生物量和檵木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扬浍 马姜明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792-67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的分解情况,运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其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结果表明:经过1a的分解,檵木群落凋落物失重大小顺序为:灌木阶段>乔灌阶段>乔林阶段.檵木群落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乔林阶段凋落物分解50%所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燕华 邹涵 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9卷3期 122-130页
【摘要】 研究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理解喀斯特石山檵木天然林演替规律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EM50传感器对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等不同演替阶段的檵木群落不同土层(0、5和10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姜明 占婷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2期 2530-25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典型样地,采用群落学调查对漓江流域岩溶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主要共有种的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揭示檵木群落恢复过程物种的环境资源利用状况和种间关系、种群动态及群落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磊 方晰 等 《林业科学》 2019年55卷2期 159-172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演替阶段相邻的2种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区系特征,旨在丰富亚热带地区森林动态资料,为加快该地区森林生态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结合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在湘中丘陵区选取林龄为45~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