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3
- 2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贾贞妮 张意岑 等 《生物多样性》 2025年33卷2期 10-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人为和自然干扰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钱江源园区内常绿阔叶老龄林、一次干扰次生林、两次干扰次生林和杉木(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一迪 蔡体久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3期 349-3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因此,揭示森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于准确预测森林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北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安娜 李曾燕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3期 377-3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揭示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对植被类型变化的响应格局,有助于深化对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该研究以上海大金山岛处于演替前、中和后期的落叶灌丛、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航 雷祖培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2期 154-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于2013年、2018年和2023年对浙江省乌岩岭9 ha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中胸径(DBH)≥ 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进行了3次调查,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学勇 向双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27卷3期 667-6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西南亚高山区大量退化灌丛恢复技术缺乏的问题,在浓密灌丛抑制建群树种幼苗更新的生态系统,采用调控灌丛冠幅和适当去除地被物层技术,以改善灌丛生态系统中限制建群树种更新和生长的环境因子,促进幼苗生长和更新;在缺乏种源的灌丛生态系统,利用灌丛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震洪 导师:段昌群 云南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选择滇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同次生演替中的鸡骨柴老鸦炮厚皮香白茅群落、云南松铁子竹叶草群落、云南松滇油杉滇青冈群落、史密斯桉铁子竹叶草群落、滇青冈滇油杉滇石栎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技术与物种多样性分析手段、标准径流小区径流观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一荣 导师: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辽东山区森林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与用材林资源,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的天然林已基本绝迹,因此该区的森林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辽东山区森林更新演替最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闫宁 郝珉辉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32-2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促进森林"保碳增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基础,阐明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温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