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0
- 14
- 12
- 58
- 36
- 17
- 14
- 62
- 30
- 27
- 18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小凤 丁道群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年30卷2期 360-3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中学生校园欺凌道德推脱的年龄、性别特点以及与欺凌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校园欺凌道德推脱量表和欺凌参与行为问卷对湖南省184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生校园欺凌道德推脱与年龄显著正相关;(2)男生七种机制得分均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萍 张敏 等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38卷4期 327-332页ISTIC
【摘要】 背景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率较高,校园欺凌被认为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自尊和述情障碍与校园欺凌和NSSI行为密切相关,但自尊和述情障碍在校园欺凌与NSSI行为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振宙 储怡佳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5年41卷2期 265-275页
【摘要】 受欺凌经历是青少年目睹欺凌时做出亲欺凌旁观行为的重要风险因子.但关于受欺凌经历"如何"及"何种情况下"影响亲欺凌旁观行为少有研究涉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风险—保护性因素模型,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感知班级反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燊 范航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5年41卷2期 235-244页
【摘要】 为考察父母婚姻冲突与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和感觉寻求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0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控制性别和学段后,父母婚姻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欺凌行为;(2)越轨同伴交往在父母婚姻冲突与中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馨 郭俊俏 等 《心理学探新》 2025年45卷3期 257-265页
【摘要】 本研究在芜湖市三所小学选取822名学生进行3次追踪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结合调查的方法,考察T2学校归属感在T1同伴欺凌和T1教师不公正对待与T3社会适应行为之间的纵向中介效应及中介模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T2学校归属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振宙 刘花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5年23卷4期 504-512页
【摘要】 对 1083 名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采用纵向网络分析法考察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探究校园欺凌旁观行为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网络关系,并检验该网络结构的跨时间差异性.结果发现:(1)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为T1 时间的"我过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小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18期 14-20页
【摘要】 为调查童年不良经历对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为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预防和教育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三所中学共1598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童年不良经历正向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莎 刘思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19期 32-36页
【摘要】 [活动理念]自 2016 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全国人大等政府和立法部门,围绕校园欺凌先后出台和修订近 10部法规.在短短几年高密度地出台法规、文件,这在1949 年以来的历史上较为罕见,由此可见防治校园欺凌的紧迫性,以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瑞欣 李明霞 等 《护理学杂志》 2024年39卷6期 126-1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网络伦理的概念、评估工具、护理专业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高网络伦理意识,引导其规范、文明使用网络和构建良善有序的网络环境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楠 谢锐钦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6期 956-96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和欺凌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方法:采用同伴侵害量表、歧视知觉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和多维同伴欺凌量表对佛山市52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β=0.43,P<0.001)和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