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2
- 15
- 9
- 8
- 8
- 7
- 13
- 11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红 李超 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11卷5期 716-72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可溶性凝血酶调节蛋白(rhTM)在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大庆龙南医院住院的214例脓毒症相关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
【关键词】 重组人可溶性凝血酶调节蛋白;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林 马立宁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2期 3217-32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 CAD)合并高血压( HP)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CAD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 组),UAP 合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丽芳 朱琦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19卷6期 257-260,2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丽芳 姚一芸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17卷2期 69-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丽芳 姚一芸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17卷5期 214-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和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福 劳建新 等 《广东医学》 2008年29卷12期 2039-20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正常孕妇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于术前、术后12 h、术后36 h三个时点抽取前臂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昌达 段荣 等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9卷5期 193-1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类型,不同出血程度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56例初诊AL患儿血浆中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D-二聚体(D-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连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7年17卷49期 115,118页
【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高凝状态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凝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原发疾病分为心绞痛组40例、糖尿病组40例、脑血栓组40例,另外选择40例组成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昭葵 薛梅 等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年18卷3期 175-1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中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根据产后出血量分组:出血量500~800ml为第1组(28例);产后出血量>800 ml为第2组(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成伟 孟静 等 《山东医药》 2001年41卷24期 7-8页ISTICCA
【摘要】 应用ELISA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TM、ET-1、P-selection、D-Dimer测定,PC活性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发现,脑梗死组TM、ET-1、P-selection含量显著高于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