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2
- 1
- 4
- 1
- 7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海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6期 1092-1095页 ISTIC
【摘要】 龚旭初教授承袭陈实功外科"正宗派"学术思想,将"消、托、补"贯通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于早期风热痰凝证、中期痰凝血瘀证、后期脾肾阳虚或气阴两虚证;配合我院制剂芙黄膏外敷,疗效颇佳.
【中文期刊】 杨意闻 严世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1期 1797-1799页 ISTICCSCDCA
【摘要】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为清代医家刘济川编纂的外科专著.该书继承了外科正宗派的医学思想,结合作者多年临床心得,对中医外科医学理论、临证方药、外治方法、调病养生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论述.刘氏在外科理论上继承创新,对辨脓有独特的认识,在临证方药上亦多有...
【关键词】 刘济川;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 正宗派;
【中文期刊】 李文豪 陈奕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9期 46-48,83页
【摘要】 中医外科明清三大流派关于脱疽的辨治各具特色,正宗派认为其发病与寒湿、情志、饮食、房劳、外伤、药邪、误治等有关,全生派认为与气血亏虚、寒凝阻络有关,心得派认为与饮食、房劳及消渴等有关.内治方面,正宗派体现了"治疮全赖脾土"及整体观,全生派体现...
【中文期刊】 和中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8卷2期 124-126页 ISTICCSCDCA
【摘要】 从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医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齐德之以及明·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张内外并重是外科治疗的主流,...
【中文期刊】 王缙 罗婕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期 78-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的中医外科派别划分主要有三种,即三分法、五分法、九分法,略以三分法影响较大.随着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的发展,外科派别研究受到了来自地域角度的审视.但整体而言,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研究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外科派别划分方案中,涉及到的外...
【会议论文】明顺华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陈实功(1555~1636年)是明代南通著名外科学家,著有《外科正宗》,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独到之处,为一般外科文献所不及,以"列症详,论治精"著称.今人总结陈氏学术特点:注重全面掌握外科的传统理论和技能,临证时以脏腑经络气血为辨证纲领,治疗上...
【学位论文】 作者: 尹笑丹 导师:徐江雁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12年
【摘要】 伤寒学术流派的发展,在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家在《伤寒论》所确立的辨证体系之上,不断发展完善,不仅推动了“伤寒学说”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医学术思想的演进。《伤寒正宗》一书由清初医家史以甲所著,该书流传稀少,是一部沉潜数.....
【会议论文】和中浚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2011年
【摘要】 从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医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代齐德之,以及明代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代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张内外并重是外科治疗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