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34
- 6
- 1
- 11
- 8
- 4
- 2
- 1
- 51
- 16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唐玮玮 林玉才 等 《法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1期 26-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中毒死亡小鼠的致死血浓度、靶器官组织、毒物蓄积库和死后毒物再分布的特征. 方法 采用灌胃法建立中毒小鼠模型,动态观察急性中毒组、亚急性中毒组小鼠的主要中毒症状和临床死亡时间.观察中毒死后小鼠各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霞 王惠玲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25卷1期 33-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特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将对吗啡形成依赖的大鼠处死,分别在死亡当时和死后24、48、72、96 h采集心血及心肌、脑、肝、肾、肺组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SPE-GC)检测吗啡含量.结果除肺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昆 王晋涛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7期 588-5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溴氰菊酯死后弥散现象的研究,观察不受死后再分布现象影响的组织脏器,为溴氰菊酯的法医学检材采取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家兔处死半小时后分别经口给予4LD50溴氰菊酯,室温下分别放置24 h和48 h解剖,检测心血、股动脉血、尿液、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涛 姜涛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09卷7期 856-8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普罗帕酮在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方法 雄性大鼠30只,按LD50(0.876 g/kg)灌胃,2 h后处死,置于20℃保存,不同时间(0、4 h、8 h、24 h、48 h、72 h)各取4只,采取脑、心、肺、肝、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萍 王玉瑾 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年14卷5期 338-3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死后MDMA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死后MDMA再分布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染毒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室温下(17℃)或冷藏(4℃).并于死后0 h、2 h、24h、48h采集心血、外周血及心肌、肝、脾、肺组织,用液-液萃取衍生化法和气...
【关键词】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死后再分布;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士云 张瑛 等 《法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2期 226-2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案 例1.1简要案情某男,68岁,有抑郁症病史2年,长期使用艾司唑仑.某日上午,其子陪该男去医院开了 3盒艾司唑仑(共60片,每片1 mg).11:00许其子送该男回到小区门口,30min后其子联系不上该男,家中也没发现在医院开的药物.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锦凯 李文艳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3年38卷6期 654-659,66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建立金刚烷胺的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为金刚烷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组、M组、H组),按治疗极量、LD50和 2LD50 灌胃,未死的按照LD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岩 韩昱哲 等 《法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5期 601-6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呋喃丹的家兔灌胃染毒致死模型,观察呋喃丹Ⅱ相代谢物呋喃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carbofuran-7-phenyl glucuronic acid,Glu-7PH)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及死后再分布规律.方法 死后分布:对家兔使用1/...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呋喃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死后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晓君 管青林 等 《刑事技术》 2023年48卷3期 235-240页
【摘要】 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其代谢物(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和次乌头原碱)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为乌头属中药中毒案件的检材选取提供依据.家兔 18 只,随机分成6 组,采用灌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高勤 王大利 等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2期 112-1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犬体内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观察温度对其死后再分布规律的影响. 方法 雄性杂种犬18只,盐酸布比卡因(5 mg/kg)硬膜外麻醉致死,随机分3组,分别置于室温(20-23℃)、4℃和-20℃,于死后0、2、4、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