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5
- 4
- 4
- 1
- 5
- 4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剑英 张莹莹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4期 538-5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针对假肢接受腔数字化设计中残肢软组织力学特征采集的需求,研究基于力-位移传感技术的软组织力学性能测量方法.方法:将压力和位移传感器并联设计开发软组织刚度测量系统,可实现软组织受力和形变的同步获取,并采用两段式割线法计算表观刚度,针对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琳 沈凌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4期 397-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大腿截肢患者在行走过程中3个不同时相下残肢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建立完整的大腿接受腔测量、设计与评估系统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首先根据CT图像三维重建大腿截肢患者的骨骼、肌肉软组织和接受腔的三维几何模型;定义软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晨 钱秀清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26卷4期 321-3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腿截肢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站立中期时相下残肢的受力情况,为建立完整的大腿接受腔测量与评估系统提供基础.方法 首先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三维重建大腿截肢患者的骨骼、肌肉软组织和接受腔的三维模型,考虑步行中关节角度变化进行组装.然后,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丽丹 贾晓红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年20卷7期 490-4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安装假肢是截肢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和外观的主要康复手段.假肢接受腔作为截肢患者肢体残端和假肢之间载荷传递的唯一通道[1],是影响假肢适配性的重要部件.残肢软组织不适合承重,过高的压力和剪应力会导致残端皮肤和软组织的破坏[2].因此,研究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红 张明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03年18卷z1期 5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安装假肢是截肢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和外观的一种主要康复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对假肢质量的的要求越来越高.接受腔的设计是下肢假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由于小腿残端的软组织不适合承重,必须通过接受腔的设计,优化残肢表面接触应力的分布,使假肢穿着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寿昌 赵辉三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年8卷1期 48-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假肢制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假肢新型接受腔的应用,传统的末端开放式接受腔改变成为闭合的、全面接触、全面承重式接受腔,并具有残肢承重合理、穿戴舒适、假肢悬吊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 麦福达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0年17卷4期 403-40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来分析小腿假肢接受腔与残肢之间的载荷分布.此模型基于残肢,骨头,软套和接受腔的三维几何形状 ,考虑界面摩擦滑动条件和软组织的大变形等非线性因素.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外载下残肢和接受腔之间的压力,剪切力和相对滑动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小敏 郑捷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18卷28期 3505-350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除了正常的外科手术切口疼痛外,截肢术患者还存在残肢痛及幻肢痛.残肢痛可由神经断端形成神经瘤在软组织内与周围组织粘连时刺激引起;也可以由残端血管屈曲、分布减少、皮温变化、循环障碍或残端肌肉异常收缩与痉挛而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伟 王秋根 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年28卷3期 194-1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既能尽量截除因血管闭塞而坏疽的肢体,又可使残肢与假肢达到最佳适配的方法.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2月期间共收治血管闭塞症所致下肢坏疽患者21例(23肢),参考血管多谱勒和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患肢坏死平面或皮肤颜色、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淑贤 赵万华 等 《中国康复》 2006年21卷1期 5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残肢与接受腔进行三维重建及力学分析,寻求残肢与接受腔间生物力学交互作用,为假肢接受腔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图像处理和反求技术重构骨骼、皮肤及接受腔三维模型建立残肢与接受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 结果: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