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54
- 546
- 231
- 151
- 135
- 14
- 1784
- 1702
- 1534
- 649
- 237
- 945
- 740
- 466
- 376
- 35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熊宗萍 朱鹏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32卷12期 1639-1642,16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体的肝脏、肾脏和肠道上广泛分布着多种转运蛋白,其中多药及毒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s)主要表达在肾脏近端小管的刷状缘膜及肝细胞胆小管面,其功能主要是调节有机阳离子的外排。该文主要讨论的是 MATEs 家族的成员MATE 1和MATE2-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雪雁 马义兵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8期 4408-44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hormesis)是在毒物剂量/效应关系中低剂量毒物可能表现出对生物生长的一种刺激作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毒物刺激作用发生的剂量低于未观察到毒性效应的剂量(NOAEL),毒物刺激作用的最大刺激效应一般是对照的13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霄雁 史习舜 等 《中国肿瘤》 2008年17卷5期 390-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文就近几年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归纳,对原癌基因、抑癌基因、毒物代谢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肝癌易感性的关联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娟芳 梁琼麟 等 《中成药》 2007年29卷2期 262-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毒理代谢物组学的概念和特点由于代谢物组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生物体由于毒物、药物干预或者基因改变而造成的体液和组织中代谢物的变化过程[1-3],在过去的两至三年里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该研究思路也逐步渗入一些传统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莹 周红妹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6卷10期 1863-18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系毒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用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5种苯系毒物的回收率在88%~92%之间,相关系数r=0.9999以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中海 王喆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1期 5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联苯胺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胺对大型溞的ρLC50,24h、ρLC50,48h值分别为1.73 mg L-1和0.89 mg L-1.21 d生活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大型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菅向东 阐宝甜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年21卷1期 25-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2001年1月6日,山东省某中学高中学生在早餐后不久出现大范围食物中毒症状,中毒病人数高达79人,2人中毒后不久死亡,以后的调查分析证实这是一起人为的投毒案,毒物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鼠药毒鼠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伟鉴 应贤平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年21卷5期 413-4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介绍了毒物基因组学定义,并阐述了毒物基因组学对特异毒性、实验病理、混合物危险性评价、免疫毒理、神经毒理、生态毒理、预测毒理学等研究的突破性作用,是毒理学一次革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萍 黄荣华 等 《劳动医学》 2001年18卷3期 148-1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中毒对肝脏功能的特征性影响。[方法]应用临床资料,对8种毒物引起的52例急性中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8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研究。[结果] 8种毒物中,杀虫脒、砷化氢、毒蕈的肝损害发生率最高(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彬 胡俊峰 《劳动医学》 2001年18卷6期 354-3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近年来,人们应用神经细胞培养这一技术研究了一系列生产性毒物对人体及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各种生产性毒物毒作用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培养细胞类型及损伤后的表现1.1 培养细胞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