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3
- 13
- 5
- 230
- 45
- 31
- 23
- 13
- 101
- 59
- 34
- 29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静远 赵娟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60卷5期 394-395页ISTIC
【摘要】 象思维是传统文化中的特色思维,模糊性是其特点之一.鉴于当下模糊性概念的认知偏差,从象思维取象过程、取象原则等本身进行解析,指出模糊性是基于个体取象的共性气团属性而言,取象个体越多,共性气团相对减少,提取的共性就越少.这一特点体现的是象思维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茂林 张珊珊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257-261页ISTIC
【摘要】 汪海珍教授结合湖湘中医皮科流派"皮损直观辨治"及"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将三焦之象形思维用于脂溢性脱发的辨证论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肺经风热之邪上攻头面;或痰湿中阻升降失司;或因肝肾不足肾失温煦,血虚失养.根据临床经验将其分为肺经风热证、脾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雨 王卫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6期 130-134页ISTICCA
【摘要】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隐喻的一部分与中医学发展的进程相伴相随,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内涵.中医借助"象思维"对诸病临床特征进行"观物取象""取象比类",从而辨证治病"立象尽意".该文通过梳理象思维与中医学的关系引出象思维视角下对糖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鹏飞 赵鲲鹏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7期 246-249页
【摘要】 象思维是我国先民在探索自然界未知事物时常用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古人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和统一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象征等方法,根据两类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进而推知二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中药"药象"理论正是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骁 黄立华 等 《中药与临床》 2024年15卷3期 104-106,117页
【摘要】 《中药学》是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将现代科学的知识与传统中医药思维系统结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命题."象思维"是认知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核心路径之一,因此将"象思维"的培养融入到《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玮 张钟艺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4期 541-5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象思维是一种通过"象"之间的相通相应点来建立对应联系的思维方式,是用自然界已知的物质属性、规律及性质来探索、推理中医药本质规律的思维方法 .文章立足于传统的象思维模式,将头发比类为草木,并结合对雄激素性脱发的现代认识,概括其病机内涵.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骏 杨晓轶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95-98页ISTICCSCDCA
【摘要】 隐喻思维理论作为传统医学的原创思维,在中药学领域应用广泛,因其缺乏"科学性"而被一些医家忽视甚至摒弃.中药隐喻的难点是需要医者有较强的悟性与灵活性,才能深入探究其映射结构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中药隐喻思维体现了物质和意识两种形态,随着西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雄杰 肖卓然 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卷10期 1419-1424,1429页ISTICPKUCA
【摘要】 隐喻通过熟悉的、已知的"始源域"来认知不熟悉、未知的"目标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模式,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自然语言中,隐喻无处不在,传统中医概念与理论是以天文、地理、人事等为"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娇 鲁明源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41卷4期 453-457,463页ISTIC
【摘要】 人体的整体联系是舌诊的生理基础,象思维则是舌诊的基本思维模式,即通过取象比类,运用舌象呈现的阴阳五行属性特征诊断疾病的方法.舌象有常与变之分,对于正常舌象应法天则地察舌象之动态变化、从容人事明舌象之个性特征;病理舌象的诊察重在寻求规律,故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月园 杨志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2年21卷2期 181-186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中医皮肤科发展迅猛,理论体系基本完善,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也流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重内因轻外因,过度强调"皮肤之为病,本诸内而形诸外"等.皮肤为联系人体内外的"域",需知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与自然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致病因素皆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