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8
- 10
- 9
- 9
- 37
- 32
- 17
- 12
- 9
- 38
- 15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伟民 陆亚松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3年20卷4期 257-2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为靶细胞,研究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以及P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亚松 宋伟民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10期 906-9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研究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气传真菌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隔日气管灌注PM1o、真菌及二者混合悬液染毒1个月.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化成分及细胞组成,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灌洗液中肺巨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谢玲 刘娜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12卷1期 17-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长沙市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不同季节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楼4楼楼顶安放取样器,采用空气曝片法,对收集到的玻片进行真菌的鉴定和计数.记录同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 刘瑛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卷3期 435-4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太原市4~9月气传真菌的种类,探讨其与真菌致敏性鼻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断和脱敏治疗.方法 采用曝片法搜集2015年4~9月期间的气传真菌,调查2015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全年接诊的105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的皮肤点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辰宸 范月蕾 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05卷1期 28-34,后插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上海市全年大气真菌孢子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重力沉降法(曝片法)收集真菌孢子,记录气象参数,取得数据录人计算机,使用SPSS软件包和Excel 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曝片中发现的优势菌种交链孢霉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红英 吴菁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07卷30期 119-120,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吸人性变态反应疾病的关系.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月,用空气曝片法,每日曝片1张,对气传真菌进行调查.同时选择200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医院257例支气管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强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年3卷4期 269-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变化及飘散规律,了解优势菌群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为武汉地区空气真菌过敏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07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在武汉市设曝片点,每日换片,收集全年气传真菌,在显微镜下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小华 孙嵘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21期 1905-190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气传真菌是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物质之一,探明本地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对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真菌过敏症等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湖北省随州城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气传真菌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国辉 熊国强 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42卷4期 14-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四种培养基对气传真菌的收集能力.方法: 2000年3月~2001年2月应用曝皿法,进行全年的气传真菌调查. 结果: 四种培养基收集真菌的数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收集真菌的种属能力稍有不同;玉米培养基诱导真菌生成孢子或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