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8
- 3
- 1
- 349
- 80
- 51
- 42
- 24
- 73
- 40
- 39
- 35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韬芝 邵文博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11期 2136-2139,2163页ISTIC
【摘要】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好发于恶性肿瘤各分期,特别是接受抗肿瘤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医药治疗CRF以补益为主,具有良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慧琪 李明轩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22卷23期 4380-4382页ISTIC
【摘要】 以"浊邪伏络"为切入点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由于肺、脾、肝失和,产生浊气、浊痰、浊瘀等病理因素,堵塞络脉,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心体失养,心脏虚损,发为心痛.基于"浊邪伏络"理论,根据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提出"气-痰-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家昌 张孟哲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0期 109-115页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会导致患者心脑血管功能受损.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病以终身服药为主,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也有较好的疗效.该文从中医角度分析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及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总结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皓月 夏蕾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3期 276-279,294页ISTIC
【摘要】 齐元富教授认为甲状腺癌为本虚标实之病,是在人体正气不固、邪毒结聚的基础上,由颈前气滞、痰凝、血瘀日久而导致.齐教授临证总结出甲状腺癌术后常见的四种证型:肝郁气滞证、痰湿结聚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分别以疏肝行气、健脾化痰、散瘀解毒、益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振岸 林泽辉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7卷9期 1837-18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理气化瘀祛痰之法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兼痰湿证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海南省安宁医院收治的104例气滞血瘀兼痰湿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 陈卓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3期 555-557页ISTIC
【摘要】 血栓性疾病现已成为我国及全球的重大健康问题,中医药具有一定防治优势.把握病机是中医诊疗的特点,全面、深化的梳理、诠释血栓性疾病发生、演变的中医共性规律,更有利于指导疾病的中医诊疗与科研.气机气化失常,痰湿、瘀血互结、互化,是血栓性疾病的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莉 孙建光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41卷5期 465-469页ISTIC
【摘要】 介绍尹常健教授分期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尹常健教授认为,该病当分期辨治,首辨分期,次辨脏腑,再辨虚实.初期多属实,以痰湿、气滞多见,治宜化痰祛湿或行气导滞;中期邪气渐盛,邪正相争,以湿热蕴结、痰浊壅盛为主,治宜清热祛湿或芳香化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实 高阳 等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8期 826-8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糖脂代谢病患者及其主要证型的舌象图像特征分布规律.方法 纳入841例糖脂代谢病患者(糖脂代谢病组)及380例非糖脂代谢病受试者(非糖脂代谢病组),其中糖脂代谢病组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283例、痰湿阻滞证311例、气滞血瘀证2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宗玲 颜正 《养生大世界》 2021年2期 23-24页
【摘要】 阐述支扩伴咳血的病理基础,包括外邪犯肺、内伤干肺.内伤干肺中常见证型有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肺胃实热、肺阴亏耗,但气滞瘀阻也不少见.治疗宜采用宁血止血,结合疏肝理气、痰化淤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珠 马俊 等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3卷8期 1403-1405页ISTICCA
【摘要】 陈国丰认为小儿鼾症多由"痰凝气滞"所致,体虚受邪是其发病的起始因素,痰湿蕴结是其加重的关键,痰气交阻是本病的最终演变.治疗上,疾病初起应当补益肺脾,固表祛邪;中期应当健脾化湿,温阳利水;久则健脾化痰,行气导滞.同时,患儿日久化火或成瘀,治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