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6
- 7
- 3
- 115
- 24
- 10
- 9
- 5
- 23
- 22
- 17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阶 邢雁伟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4期 280-2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冠心病中医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分析,结合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的新认识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提出冠心痛“痰瘀滞虚”病机理论.认为痰、瘀、滞、虚4个证候要素紧密结合、互相转化、互为因果,是冠心痛的核心痛机,贯穿冠心病的整个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月华 李玲孺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24期 2103-21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血瘀体质对于众多疾病的发生具有倾向性,依据“方-体相应”的理论对血瘀体质人群早干预早治疗,可将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辨治血瘀体质常见有虚瘀体质、痰瘀体质和气滞血瘀体质三种类型,可分别用当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奇 李涛 等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15期 1314-13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乳腺癌微血管生长的相关性. 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9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痰瘀互结型38例、肝郁气滞型32例、冲任失调型2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不同中医分型及病理分级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 黄甡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6期 828-831页ISTIC
【摘要】 黄甡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主张辨病、辨证、辨体相结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本虚标实证,病机关键为风邪触之,痰瘀内阻,气机不利,临证常见虚实夹杂,常根据相应证型采取辨证施治.黄甡教授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明 徐天舒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0期 1835-1838页ISTICCA
【摘要】 肿瘤骨转移的病因病机多为脾肾亏虚,骨髓失养,痰凝血瘀,脉络痹阻.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中医对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应始终贯穿着“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内外合治”等治疗大法进行辨证施治.笔者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将其主要分为肾阳亏虚、寒凝阻滞证...
【关键词】 肿瘤;骨转移;肾阳亏虚、寒凝阻滞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肖飞 陈赛飞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9期 1413-1415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不同证素辨证下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选穴进行分析可知,痰、湿证素组合取穴关元、气海、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血瘀证素取穴气穴、中极、三阴交等穴位;肝郁、气滞证素组合取穴膻中、期门(双)、肝俞(双)等穴位.针灸治疗不同证素辨证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杜朋丽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4期 739-741页ISTIC
【摘要】 多数医家从血瘀论治胆囊息肉,认为息肉乃瘀血所化生,一些医家也从气、湿、痰、毒等病理角度论治胆囊息肉,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确切,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的优势和潜力.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中医药优势明显,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强 王清海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7期 1247-12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胸痹方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胸痹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析两组患者...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痹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元新 严道南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5期 914-917页ISTIC
【摘要】 现今临床治疗声带息肉多遵“金破不鸣”理论,从肺论治,然其效甚微.声带息肉核心病机为“痰瘀互结”,发生与发展与脾关系密切,治疗大法应为健脾化痰、祛瘀散结.声带息肉中痰浊蕴结(脾虚)证、痰瘀交阻证、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海藻玉壶汤正为消瘢化积之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