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8
- 21
- 5
- 4
- 2
- 1
- 7
- 6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蕊蕊 杨晓琳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1年38卷12期 37-40页
【摘要】 以含吸电子基2-吲哚酮为原料,通过醋酸铜催化氧气氧化一步合成2,3-吲哚醌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FTIR、MS、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5-氯-2-吲哚酮为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向上 林阳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26卷6期 750-7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阐明PHⅡ-7逆转肿瘤耐药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阿霉素、PHⅡ-7及二者联合用药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的IC50值,提取不同浓度PHⅡ-7作用48 h后K562和K562/A02细胞RNA,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园 王彩云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6期 751-7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3-取代芳基氧化吲哚(PHⅡ-7)在肿瘤细胞内的定位.方法 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在PHⅡ-7的1位引入氨烷基侧链,并将其氨基端进行FITC衍生化,在进行此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后,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进行其在肿瘤细胞内的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耀红 杨纯正 等 《药学学报》 2003年38卷11期 805-8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3-取代芳基氧化吲哚(PH II-7)对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明确PH II-7的抗敏感肿瘤和耐药肿瘤的共同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印迹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3H-TdR参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耀红 齐静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年24卷2期 134-1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测定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体外抗肿瘤谱,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用MTI法测定PHⅡ-7体外抗肿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HⅡ-7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PHⅡ-7对耐药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强 程昕 等 《山东医药》 2010年50卷15期 2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PHⅡ-7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PHⅡ-7对18种细胞系(其中包括5对敏感肿瘤细胞和相应耐药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建立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K562/A02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PH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兆钰 导师:郭秀丽 山东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是第二大死因的疾病。目前,化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仍然存在毒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化疗效果有限的缺点。因此,具有高效、低毒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对于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俊杰 导师:王玉强 江晓间 暨南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种杂环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化合物,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理活性化合物中。氟是卤族元素之一,与其他卤素相比,氟原子具有非常独特的化学性质。氟原子可以取代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中的氢原子或者其他原子,使得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度得到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博文 石洋 等 《中医药导报》 2013年8期 87-89页ISTIC
【摘要】 本文对靛红Morita-Baylis-Hillman这一不对称反应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靛红Morita-Baylis-Hillman碳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合成光学纯3,3-二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