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8
- 1
- 9
- 7
- 7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段祯 王亚丽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2期 170-1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武威汉代医简》方剂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组方用药具有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随症加减等特点.这些组方用药方法又往往因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错杂而参合使用,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疗.《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之特点,应为同时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雷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3期 101-103页ISTIC
【摘要】 在一些医学文献中,经常看到“(痳)”与“痳”二字,由于这两个字的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痳)”、“痳”二字的形、音、义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两个字及其相关的“麻”、“(林)”、“髍”、“(磨)”、“淋”诸字的字形、字义,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雷 《中华医史杂志》 2013年43卷2期 118-119页MEDLINE
【摘要】 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的汉代简牍,包括2种竹简和1种木牍,由隶书和章草2种字体书写,竹简分别编联,木牍未曾编联,具体内容可分医方、日书、药价3个方面.种种现象表明,这批简牍并非纯一的书籍或资料,“治百病方”只是其中1种竹简的名称.而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良铎 刘承 《中华医史杂志》 2006年36卷1期 7-9页MEDLINE
【摘要】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医方性质的著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早期医药水平的真实情况.医简中有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方药,如治疗麻风病、风湿病、久泄、久痢、久咳,这些疾病即使在今天仍然是疑难病.将医简方药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有关方药进行了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昌 孙其斌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06年36卷2期 72-74页MEDLINE
【摘要】 由于汉及汉代以前的医集存世甚少,因此对考证<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及其同时代方药状况造成极大困难.对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进行了考证后认为,武威汉代医简被考古学家推测为东汉早期的医学著作,据此推论<武威汉代医简>将对探讨和研究在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延昌 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1975年至2013年)著作[1]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75.[2]张延昌,朱建平.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出版,1992.[3]张延昌,李强,杨扶德,等.武威汉代医简注解.北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文 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通过对《武威汉代医简》中"东海白水侯方"的文献研究,以期探求其发源流转,发现可能源自两汉"献方"活动,后由于疗效明确,一直流传后世.隋之前医著之《索女方》中之治疗"七伤"方,唐代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石韦丸"方,《千金翼方》中的"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延昌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介绍1972年在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汉代医简"40年来,有关《武威汉代医简》临床价值的探讨;临床治疗风湿病、肾结石、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的疗效观察,以及方剂剂型、用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燕 2012年
【摘要】 《武威汉代医简》中共出现了16例"合""和"连用.本文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合和"进行了穷尽性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合和"是由两个同义义素组合而成的一个联合式复合词,其读音是"he huo",也可写作"和合",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