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2
- 60
- 34
- 23
- 7
- 6
- 95
- 26
- 24
- 18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卫华 李波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0期 1238-124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未来降水减少对内蒙古皇甫川流域沙棘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特设计平均降雨水平、偏旱、干旱和极端干旱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人工水分梯度实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水分梯度显著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微生境因子,并显著影响净光合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国日 张彤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2期 242-2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绘制沙棘H3K9乙酰化修饰图谱,确定H3K9乙酰化修饰所调控的基因,该实验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抗体与组蛋白的结合能力和ChIP-seq验证抗体富集效率,获得全基因组范围内沙棘H3K9乙酰化修饰图谱和调控基因.实验结果表明,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彬 胡安鸿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1934-19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沙棘为研究对象,通过RACE、基因克隆和定量PCR技术,克隆并分析沙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EPCK)的序列信息,以及进化树构建和氨基酸的二级结构分析,比较NaCl胁迫后PEPCK基因的表达变化,为揭示PEPCK基因在沙棘抗性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先文 马瑞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518-25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连续两年对雌雄异株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sp. sinensis Rousi)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进行了观察,检测了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和花粉-胚珠比,并进行了人工授粉、套袋实验,检测结实率.结果显示中...
【关键词】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sp. sinensis Rousi);开花特性;风媒传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春芳 陈国娟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6期 753-7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1 800 m到3 400 m五个海拔连续取样,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沙棘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用11条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得到151个重复性好的位点,其中143个多态位点,多态率达94.7%.在5个沙棘种群中,总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钟娟 夏世金 等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4年20卷3期 169-1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现代化代谢组学前沿技术探索中药沙棘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为筛选延缓衰老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SD大鼠分为4月龄组(n=10)、24月龄组(n=11)和沙棘干预24月龄组(n=12).收集各组大鼠尿液进行1H NMR分析.应用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春娥 鲍荟宇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51卷8期 1691-1695页
【摘要】 为建立适合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SRAP-PCR反应体系,对影响SRAP-PCR的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浓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Mg2+3.0...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RAP-PCR;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山 石昊 等 《地球环境学报》 2010年3期 239-242页
【摘要】 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野外实验、室内分析,以粗糙度、风沙流结构、输沙率等为指标,评估了人工治沙措施在青海湖流域沙区的防风固沙效益。采取设置麦草方格沙障,并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耀 田丽慧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267-3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植被建植是青海湖流域沙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揭示典型固沙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并分析影响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因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固沙植被对高寒干旱环境有限资源的利用策略,为促进脆弱沙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青海湖...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稳定碳同位素;稳定氮同位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