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2
- 5
- 1
- 1
- 177
- 9
- 8
- 5
- 5
- 28
- 22
- 21
- 19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元辰 殷忠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6期 769-77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主要方剂分类法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各方剂分类法的分类思想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挖掘病证分类法、治法分类法、组成分类法、笔画分类法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结果]病证分类法是历代方书使用的主要分类方法,其源于医家对于普及用药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奕 蔡永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5期 1111-1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前的治法分层分类未能全面合理展示治法体系.本文提出新的分层分类方法,以构建中医治法新体系.中医治疗主流是辨证论治,构成为证的各成分(如病势、病态等),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标的(即靶点).故将构证成分这类靶点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以靶点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刘国鑫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3期 11-14页ISTICCA
【摘要】 产后汗证多为妇女产后体虚血伤而发之,为妇女产后常见疾病.常有自汗、盗汗之分,或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动则益甚,或寐则通身汗出,醒则汗止,更甚者大汗淋漓、亡阳脱汗,故不可不察.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产后汗证病名,并讨论历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刘国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5期 1-4页ISTICCA
【摘要】 月经后期为妇科常见疾病,症见月经周期延期7d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持续2个周期以上者.历代医家对妇科疾病的研究不外乎经、带、胎、产,其中月经病可起于女子二七之龄,至七七天癸竭方止.故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月经后期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燕 张立平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4卷5期 436-439,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认为治法分类最经典的是程国彭医门八法,但难以概括所有治法,目前治法分类尚无全策.治法的确立是主观思辨过程,治法存在多种角度的表述方式,治法分类有主观性、局限性与多维度属性.从主流中医理论体系出发,联系病机入手,辅以按因分类等的方法,对治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昌宝 王晓丽 等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19卷6期 329-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新确定反佐法的概念,论述了反佐法的起源与立法依据,并将反佐法概括为反佐六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桥 王键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37期 231-232页
【摘要】 《时病论》是一部介绍时令病的佳作,其"秋伤于湿"一章对"湿"的见解独特,对临床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病邪夹湿多难治,今笔者通过对雷丰《时病论》中对"湿"的阐述,使临床工作者对"湿"邪的认识与治疗更加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11期 14-1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按治法分类,即以治法为纲对《伤寒论》方进行分类,这是古今诸多《伤寒论》方分类法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方剂分类中最常用的分类法.现代方剂学分类主要是按照治法分类,如发表剂、攻里剂、温里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张仲景类方的影响,张仲景方实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时觉 刘尚平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27卷1期 5-8页ISTIC
【摘要】 方药层次,即方药编排和分类的层次,是与辨证层次、治法层次相一致的,三者构成了整个辨证论治层次体系.形而上的药性理论与阴阳层次的辨证、治法相对应,气血津液层次是基本证候的处方用药,脏腑虚实寒热和六淫病证用药则是治疗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庆文 《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19卷1期 3-5页
【摘要】 对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中医外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类、药物外治法的刺型、促透方法;对近30 a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段;展望中医外治的未来并提出个人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