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2
- 1
- 13
- 10
- 8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先华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年26卷5期 383-386页ISTICCSCD
【摘要】 中国的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历经10年,在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DNA分析技术的进步,DNA数据库更加完善,DNA信息作用更加突显.本文综述了中国DNA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DNA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技术,以及DNA数据库建设应用技术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璐璐 陈向红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5期 344-345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1 案例资料例1 2005年6月30日凌晨1时许,高某(女,24岁)在某中学附近被一男子抢劫并杀害;6月30日凌晨1时许,吕某(男,21岁)在某路口被抢劫致伤; 7月3日,陈某(女,26岁)在另一中学附近被一男子抢劫并强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先华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5期 260-262,259页ISTICCSCD
【摘要】 本文综述了中国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DNA数据库结构、内容、特点、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展望,目的是为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DNA数据库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杰 吕德坚 《中国司法鉴定》 2015年5期 79-82页
【摘要】 综述了DNA数据库搜索结果匹配证据力统计学评估的两次争论.争论的内容在于如何评价从数据库搜索到相匹配DNA分型的证据强度.第一次争议始于两种有冲突的方法:似然比法认为数据库越大证据力越大,而np法则认为数据库越大证据力越小.第二次争论是关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利兵 应斌武 等 《刑事技术》 2004年z1期 36-38页
【摘要】 <篇首> "在DNA数据厍建立之前,DNA检验技术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这是Sensabugh在法医应用DNA早期时的断言.十余年来DNA数据库的蓬勃发展应验了这一著名论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斌 唐泽英 等 《刑事技术》 2002年2期 39-40页
【摘要】 <篇首> 自从1995年4月英国法庭科学服务部(FSS)正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DNA数据库以来,我国法医界一直在致力于制定国内的DNA建库法规,并着手进行DNA数据库的研究和探索.新世纪伊始,一部法庭科学DNA技术领域的行业管理指导性文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志淳 李莉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0年15卷2期 65-68页ISTICCSCD
【摘要】 选择合适的STR基因座,建立中国"罪犯DNA数据库"模式库.以2211名汉族、150名维吾尔族、104名回族群体为分析对象,提取罪犯血样DNA,用复合PCR和四色荧光技术检测了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锋 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 1899年
【摘要】 本文论述了法医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将DNA检验的结果像指纹一样储存起来建成数据库,从而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直接串并案件或找到罪犯.揭示了我国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鑫 张喻佳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2年37卷2期 111-115页ISTICCSCD
【摘要】 微量DNA技术的普及和收集成本的降低,为建立高通量、高效率的非人类DNA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为获取大量非人类DNA证据提供了前提条件.几乎无处不在的非人类DNA证据在法庭科学领域的证据价值不可估量.但由于数据库相对共享公开的运作模式及实务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