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
- 3
- 2
- 2
- 1
- 13
- 7
- 5
- 4
- 4
- 16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慧琴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18卷3期 229-231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对微透析技术及其在生化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微透析活体取样的技术原理、微透析的定量和影响回收率的因素及与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生物传感器等分析仪器联用技术的应用.讨论了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与生化、组化等方法相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才勇 余莉 等 《分析试验室》 2011年30卷8期 80-83页
【摘要】 建立了一种微透析活体取样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联用技术测定自由活动大鼠脑中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采用Aglient XDB-C18柱,流动相为pH 3.0的0.1 mol/L H3PO4-NaH2PO4缓冲液与甲醇的混...
【关键词】 微透析活体取样;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日红 张伟东 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16卷5期 59-61页
【摘要】 简要介绍了微透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人体上的应用,结合实验室利用微透析技术对植物体进行取样研究,介绍了微透析技术获取植物质外体的方法,论述了微透析技术在植物活体取样中的可行性并对探针的回收率进行探讨,进而为植物生理研究提供更为简单、实用、精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贺佳 陈艳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1卷1期 44-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微透析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活体取样技术,克服了传统取样存在的动物数量较多、前处理过程复杂、不能准确反映成分在机体内实时变化、不能准确测定游离药物浓度等缺点,具有活体、实时、靶向、连续取样等特点,能更真实地反映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泞琪 《山东化工》 2021年50卷22期 109-112页
【摘要】 微透析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活体采样技术,具有活体连续取样、动态观察、定量分析、采样量小、组织损伤轻等优点.目前微透析技术多用于药学领域的药动学(PK)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方向,其可以直接有效地监测靶组织中内源性或外源性药物动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 余莉 等 《分析化学》 2011年39卷7期 1071-1076页
【摘要】 制备了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将此修饰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脑中7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线性范围...
【关键词】 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修饰电极;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微渗析活体取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勇 《大理学院学报》 2011年10卷12期 16-20页
【摘要】 微渗析取样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活体取样技术,可与多种微纳分析设备组成联用对活体进行实时、在线分析.本文评述其技术原理、联用方式,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引用文献31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娜 殷鸣放 等 《辽宁林业科技》 2006年2期 32-34页
【摘要】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研究生物动态变化的新型取样技术,现已成为在体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微透析的特点及其在动物、人中的应用,并结合研究室利用微透析技术对植物进行的耐盐性研究,探讨了微透析技术在活体植物质外体研究中的可行性,提出应用微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 李永 等 《分析试验室》 2005年24卷4期 43-45页
【摘要】 采用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安培检测法,测定了鼠脑纹状体中的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安培检测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V.在5.0×10-7~1.0×10-4mol/L浓度范围内,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浓度分别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
【关键词】 微渗析活体取样;高效液相色谱安培检测;黄嘌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 杨小凤 等 《分析化学》 2005年33卷5期 711-714页
【摘要】 采用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鼠脑纹状体中的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在3.0×10-8~1.0×10-5 mol/L浓度范围内,D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