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662
- 991
- 392
- 15
- 2250
- 2187
- 668
- 557
- 388
- 443
- 389
- 373
- 285
- 27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韦瑞松 赖红芳 《山西化工》 2023年43卷9期 3-4,17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剑叶凤尾蕨的药用价值,本次基于有机化学实验方法,对剑叶凤尾蕨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确定了剑叶凤尾蕨中的有效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剑叶凤尾蕨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成分差异,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杨菲 华永庆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35卷9期 1320-132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的斑马鱼眼部细胞凋亡模型,并用于抗眼部细胞凋亡药物的活性评价.方法 斑马鱼受精后30 h(hpf),加入DBP(0.1、10、50、100μmol·L-1)18 h和42 h,观察斑马鱼的存活率;将3...
【中文期刊】 朱小花 贺殿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9期 1123-11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的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筛选与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以邻硝基苯甲酸、6-氨基己酸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合成10个具有同一新型锌离子螯合基团的目标化合物,并以MTT法评价化合物对细胞A...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化合物合成; 体外活性评价与筛选;
【中文期刊】 任晓 路新华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年37卷5期 362-36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筛选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抑制剂,为新的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发现阳性菌株;对阳性菌株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并通过综合波...
【中文期刊】 冯德日 李林森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年14卷26期 1-4,12页
【摘要】 以多种不同取代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活化后与3,4-二甲氧基-β-苯乙胺盐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再经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NaBH4还原、成盐酸盐,最后得到8种四氢罂栗碱类似物,所有化合物之前均未见报道,结构经E...
【中文期刊】 严奉伟 朱建飞 等 《长江大学学报B(自然科学版)》 2006年3卷4期 214-218,221页
【摘要】 几乎所有功能食品都要评价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综述了评价功能食品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电子顺磁共振法、荧光探针法、化学发光法、示波极谱法、色谱法、质谱法),以及各方法的原理、特点及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
【中文期刊】 何格 张明明 等 《化学试剂》 2022年44卷6期 816-821页
【摘要】 为发现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基于现有代表性选择性HDAC6抑制剂的结构特征,采用构象限制型的3,5-二芳基取代吡唑为Cap单元构建目标分子,经Claisen...
【关键词】 设计; 合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
【中文期刊】 柴冰阳 陈泽慧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期 172-1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4种细胞毒活性测定方法 对紫草素体外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评价效果,对紫草萘醌为代表的天然色素在细胞毒活性评价中常出现的假阴性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紫草素与其高敏感株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和低敏感株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
【中文期刊】 王萍 唐仕欢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7期 1297-130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整合药理学(integrative pharmacology,IP)是研究多成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整合规律和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强调"整体与局部"、"体内与体外"、"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整合研究.经过4年的发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