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2
- 64
- 11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春云 杨怀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卷21期 6-8页
【摘要】 八边叶,白族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等.其优点是疗效可靠,药源广泛.通过查阅关于八边叶研究文献,对八边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八边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巧瑜 廖军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6期 1084-1086页ISTIC
【摘要】 点按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基础手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点按法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止痛、开通闭塞活络、清热安神收敛功效.点按法接触面积小,有较好的深透性,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因此常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病证.其中以骨伤科和软组织损伤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明达 《中华养生保健》 2010年11期 52-53页
【摘要】 按摩在我国已流传了2000多年,能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舒经活络、消炎散瘀止痛。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二十九种按摩方法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闫文娟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门诊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后外敷自拟活络止痛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48h之内冷敷,48h之后热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丹明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2004年
【摘要】 本文选取了5个临床病例,介绍了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尩痹的临床病证、治疗特点及用药体会,并阐述了治疗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东媛 张丽琨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41卷2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瓜蒌散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疼痛的减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108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随机分为参照组(奇数)和试验组(偶数),各54例.参照组进行西药抗病毒及对症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国庆 黄培新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9期 1720-1722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三叉神经痛、急性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3则中医治验医案,指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与火热之邪关系尤为密切,以清泻肝火,通络止痛为法,同时辨证论治时,应针对"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之病机特点,始终贯穿以通络止痛之法,药用川芎、细辛、蜈蚣、地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野 金连峰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4期 633-633页ISTICPKUCA
【摘要】 腰背肌筋膜炎是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慢性疼痛性病症,是临床引起腰背疼痛的主要疾病之一.主方之药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胜湿止痛之功,将其作为介质,外施手法按摩,药力透入肌肤,直达病所,TDP神灯照烤有利于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建华 范广岩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3期 3275页ISTICPKUCA
【摘要】 网球肘是一种前臂伸肌群起始点的慢性损伤,属于退行性病变和无菌性炎症变化.祖国医学认为其属"痹证"、"伤筋"范畴.多因气血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筋,络脉失和所致.遵循中医"寒者温之,坚者松之,结者散之"的原则,外用活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玉 《中成药》 2002年24卷8期 642-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追风透骨丸由制川乌、制草乌、地龙、羌活、天麻、当归、川芎等药物组成,为纯中药制剂,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温阳散寒、通痹止痛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四肢痹痛、神经麻痹、手足麻木等症.笔者于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采用该药治疗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