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0
- 19
- 9
- 88
- 12
- 11
- 10
- 9
- 12
- 9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朝霞 赵曼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15卷7期 787-78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外伤性头痛是指颅脑外伤后遗留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程2年以上,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伴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健忘乏力等,一般无脑组织器质性病变.我院2001~2005年采用活血养血方治疗慢性外伤性头痛7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淑芬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41卷2期 107页ISTIC
【摘要】 消化性溃疡愈后复发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难题,临证中采用中医药治疗溃化性溃疡复发颇有效果,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强健脾益胃温中、续用中药制酸、合用活血养血、重视心身护养,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颍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12卷15期 115-116页
【摘要】 在临床中胸痹之心脉痹阻证为常见证型,通过探讨该证型的病因病机,着重阐述养血活血、通脉止痛之法,选取验案一则进一步揭示活血兼顾养血之重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29卷10期 12-13页
【摘要】 曹林教授认为脾胃病症多为胃失和降,不通则通,尽管临床治法分型各异,但总不离乎通降,初起多在气分,若病情迁延日久,反复不愈,则渐入血络,治宜气血并调.调气者,重在调复胃降之性;调血者,则重在活血养血,推陈致新.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加减,半夏泻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力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7期 98-99页
【摘要】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养血法用于中风患者偏身感觉障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伴偏身感觉障碍的中风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辅以自拟加味四物汤口服配合中医针刺法实施补气活血养血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景龄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8期 956-960页ISTIC
【摘要】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圆 王淑敏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25卷2期 32-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活血养血汤联合穴位注射缩宫素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于医院自然分娩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 96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祥 侯季秋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8期 2840-2845页ISTICPKUCA
【摘要】 双心疾病主要指心脏和心理同病,心肌梗死后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抑郁情绪又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瘀、虚、痰、热作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重要病因,可单独或相兼致病,故临床上常用活血养血、化痰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子愚 刘宏艳 《天津中医药》 2024年41卷6期 706-709页ISTICCA
【摘要】 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及文献,归纳唐容川和张锡纯在脾阴虚证理法方药上的异同.病机方面,唐容川重脾阴亏虚、脾不统血、脾失健运间的相互影响,张锡纯重肝木克乘脾土.治法方面,两人均重津液存亡,唐容川创"开胃补脾阴法",且关注营血存亡,遣滋阴、降火、生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梦丹 张雅月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1期 165-168页ISTIC
【摘要】 滤泡性淋巴瘤属中医"恶核""痰核"等范畴.李冬云认为其病性本虚标实,属里证,累及脏腑气血阴阳,肝脾失调、气滞痰凝血瘀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从整体入手,以调肝运脾为核心,畅达大气,运土行木,化生气血,蠲痰祛瘀,使痰瘀滞同治;临床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