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9
- 3
- 196
- 34
- 8
- 7
- 5
- 23
- 19
- 15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孔维嘉 张泽涵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2期 142-149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遣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选择高思华教授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门诊病例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中描述分析、聚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殷婷 陈兆善 等 《陕西中医》 2023年44卷7期 961-964页ISTICCA
【摘要】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冠脉灌注,减轻心肌缺血症状.由于冠脉微血管结构性、功能性障碍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治疗上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中医活血化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 陈娜娜 等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4卷8期 1434-1438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基于营卫失衡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机观及诊疗策略.认为营虚卫伐、气血津液交会生化失司是致病之本,营卫失衡、有形之邪阻滞是致病之标.治疗上以分期论治,调和营卫,调畅中焦为主要原则.溢液期以清消和营,开达玄府为主;肿块期以行气活血,疏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艳婷 孟毅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10期 72-74页
【摘要】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引起失眠的因素日趋复杂,失眠的人群愈加庞大,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负担,亦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传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基于朱丹溪"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社会环境,从郁论治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志济 朱建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10期 583-584页ISTICPKUCA
【摘要】 妇女停经闭经,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方药庞杂,朱良春老师以虚、热、痰、气、寒、瘀证型为据,拟养正为通,温化痰湿为通,行气活血为通,分化痰瘀为通等法,分别取张锡纯以调冲论治妇科病的特色,朱丹溪以痰湿论治妇科病的特色,傅青主以肝郁论治妇科病的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18卷19期 142-1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活血化痰行气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活血化瘀行气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艳 周海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卷18期 90-9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活血化痰行气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博兴县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使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乐 胡陟 《四川中医》 2017年35卷6期 8-10页ISTIC
【摘要】 胡陟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临证三十余年,治疗耳鼻喉科疾病颇有效验,其认为耳鼻喉科疾病虽多而繁杂,但治疗实可一言以概之,即“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化痰消肿、行气活血、勿忘脾胃”.本文试以胡陟教授平素遣方用药习惯为基础,对其20字经验进行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飘婷 王松坡 《吉林中医药》 2016年36卷3期 223-227页ISTIC
【摘要】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经过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及理论探索,病名病证的描述日渐具体、确切。病因病机从外感六淫到正虚邪实、内伤饮食、情志不畅而导致湿、热、毒、瘀蕴结日久,肠道失司而发病的认识也更加客观全面。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遵崇着眼整体、以人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