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89
- 23
- 19
- 11
- 3
- 711
- 162
- 112
- 63
- 28
- 291
- 119
- 79
- 58
- 5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晓宇 白春玲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42卷6期 704-707页PKU
【摘要】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地位代际流动感知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7、2018和202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33卷7期 973-978页ISTIC
【摘要】 目的:根据累积风险模型考察负性生活事件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量表对陕西省261名流动儿童开展研究.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负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宇航 金振宇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33卷3期 326-33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拓展运动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其中希望感的中介效应和流动时间的调节效应,为提高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某流动儿童学校43名六年级流动儿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名)和对照组(19名);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 黄四林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5年41卷4期 510-517页
【摘要】 学业坚持性有助于相对贫困青少年取得良好的学习成就,从而帮助他们通过教育这一重要途径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因此,探讨学业坚持性的促进因素具有明显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脱贫地区乡村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一年追踪,揭示社会流动信念对乡村青少年学业坚持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远洋 王英芊 等 《心理科学》 2025年48卷5期 1162-1171页
【摘要】 资源是女性择偶中的重要维度,根据生命史理论,个体会根据所感知的经济压力,适应性地调整对不同资源类型的偏好.对资源有限性的感知可能促使女性更偏好伴侣的先赋性资源,而对未来的积极期望则可能增强其对自致性资源的重视.结合问卷调查与实验法,当前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东 李树茁 《西北人口》 2025年46卷3期 42-57页
【摘要】 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不仅关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议题.大量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比男性农民工差,但少有研究专门探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性别分层、婚姻分层对农民工心理健康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而这对促进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宇 周雅婷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4期 587-59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的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流动信念量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45名脱贫家庭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脱贫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樱樱 姜涛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3期 475-480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85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前、后两次4个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控制年龄和性别作用后显示:①流动儿童前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中艮 杜珂 《卫生软科学》 2024年38卷4期 34-3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于流动老年人口主观性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为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年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以 60 岁以上的来宁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老年流动人口群体领悟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志扬 姜晓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41卷2期 162-1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17),使用有序回归分析Oprobit模型,探讨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