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7
- 4
- 2
- 52
- 3
- 1
- 1
- 39
- 13
- 13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清记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8期 1481-1483页ISTICPKUCA
【摘要】 仲景<伤寒论>继承、发展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使切脉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文献研究浮脉的脉象和机理,辨析<伤寒论>浮脉之主病:1.指正常脉.2.指表证.3.指里证.4.指危证.5.指正气来复,病情向愈.从临床研究<伤寒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云 袁清思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0期 1878-188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据脉论理、平脉辨证是<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下同)的一大特色,书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凡145条,其中,关于浮脉的有48条,约占1/3,而这之中,单论浮脉有19条,浮兼脉29条(其中,二兼脉11种,三兼脉3种).可见,浮脉有着举足轻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惠君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4期 277-278页ISTICPKUCA
【摘要】 张仲景十分重视脉诊,<伤寒论>中关于脉诊的条文共有146条,而论述浮脉的就达到了64条之多,因此阐明浮脉在疾病辨证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既有助于深入理解张仲景的脉诊特色,又有益于进一步理解仲景的辨治思路.主要从浮脉在表证和里证的辨证治疗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二匣 刘佳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24期 51-54页ISTICCA
【摘要】 浮脉为脉诊的纲领脉之一,是临床较常见的生理、病理脉象,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从秦汉至今,浮脉理论发展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论述脉诊的医学古籍中,关于浮脉的记载在诸多脉象中多居于首位,其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浮脉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亚平 樊新荣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11期 2818-281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理性浮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的关系.方法 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浮脉测定.结果 受检者中,浮脉为1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3.75%,在消瘦体型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 石强 《中医药通报》 2015年14卷5期 47-49页ISTIC
【摘要】 自《内经》以来中医脉学关于浮脉就有诸多论述,但究之始终不够系统全面.本文从文献研究浮脉形成机理及分部主病,将浮脉主病分别从寸、关、尺的不同分部进行辨析,并从临床角度探讨研究浮脉分部主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飞 王天芳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3卷2期 3-6页ISTICCA
【摘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承袭了《内经》正常人脉象浮、沉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观点,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生理状态下人体脉位与体格、精神状态有关.作为病脉,浮脉主表证、阳热亢盛证、虚证、痈疡病,提示阳气来复;沉脉主里证、湿邪.浮沉之脉位变化可以反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美英 张鹏 等 《吉林中医药》 2014年34卷8期 771-772页ISTIC
【摘要】 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脉诊更是神中之妙.“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脉象中蕴含的信息恒河沙数,内知脏腑,外识肌表,兼以辨识气、血、津液等的盛衰,特别是在望、闻、问诊无法准确萃取的真寒假热、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喜庆 陆小左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10卷4期 36-37页ISTICCA
【摘要】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现仅就左右寸口之浮脉所主病证,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试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飞 董正平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13期 128-132页
【摘要】 通过对国家统编中医临床学科教材中浮、沉脉的整理,发现浮、沉脉的主病与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不完全一致:浮脉不仅见于表证、虚证,还可见于湿热痢、水肿等里实证;沉脉见于里证,很少单独出现,常需通过相兼脉判断病性的表里虚实.此外,临床教材中存在着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