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41
- 2
- 1
- 45
- 22
- 1
- 1
- 1
- 28
- 18
- 18
- 14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治明 杨熙 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3年42卷3期 469-478页
【摘要】 为探究华南沿海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地区差异及其与海草群落间的关系,2020 年在华南沿海12 个海草床区域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布设33 个调查断面99 个站位,在主要群落参数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nMDS排序、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梦迪 耿春晓 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5卷2期 89-97页
【摘要】 2019年2月,采集了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对该区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进行了分析,对自由生活线虫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共发现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多毛类等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蕾 华尔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794-28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别于2011年6月和11月,搭载“东方红2号”科学调查船在渤海海域(37.0°-40.0°N,118.0°-122.0°E)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的取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河 刘晓收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8062-8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2011年6月南黄海冷水团及其周边海域23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20个类群,平均丰度为(1194 ±873)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文 郭文 等 《海洋科学》 2021年45卷3期 1-13页
【摘要】 为了解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于2019年对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季度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3种,优势种类为: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素素 乔春艳 等 《海洋与湖沼》 2020年51卷3期 564-571页
【摘要】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选的方法,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2017年8月)采集的7个站位点的小型底栖生物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选分析研究.通过对样品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海域7个站位点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军 蔡立哲 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9年41卷10期 81-98页
【摘要】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维军 高群 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9卷2期 65-74页
【摘要】 对采自东海秋季(2012年10月)18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空间分布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海域18个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89±221)inds·10 cm-2和(914.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红 王彦国 等 《台湾海峡》 2009年28卷3期 386-391页
【摘要】 2007年6月对厦门东海域5个站位和晋江安海湾4个站位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从这两个海域样品中共鉴定出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厦门东海域和安海湾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分别占总数量的84.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张志南 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5卷5期 799-806页
【摘要】 2004年10~12月对青岛太平角潮间带2种海藻(鼠尾藻和羊栖菜)上附生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采样调查,并进行了附植小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和线虫优势种类ATP含量的测定.2种海藻上共采得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丰度为518.9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