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4
- 6
- 4
- 2
- 14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华兵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1期 6975-69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以盐城海滨湿地典型区域为案例,以2011年4月和2012年4月对海滨湿地土壤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ETM+遥感影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模拟和地统计学方法,辨识海滨湿地景观演变的关键生态因子,并确定其生态阈值.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5期 1157-1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成 万树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5期 2203-22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选取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典型湿地作为参照,对其海滨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以及利用生态工程方法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取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喜君 陆兆华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期 283-285页
【摘要】 介绍了互花米草在盐城市海滨湿地的入侵特征,分析了该地区互花米草扩张速率与岸段滩面物理特性的相关性,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模型,并对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淤长型滩涂、潮滩宽度大、沉积量大有利于互花米草的扩张,侵蚀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钦佩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2卷1期 7-11页
【摘要】 海滨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和强烈干扰,导致该系统严重受损和退化.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有关其退化及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涉及该系统的演化与机制、对外来种入侵的响应与生态控制、退化海滨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 王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526-1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仁建 沈永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641-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滩涂围垦对海滨地区景观格局带来的影响,选取1973-2013年Landsat1、4、5、7、8影像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S(Remote Sensing)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子清 王国祥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175-4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江苏盐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建立以下样地:光滩(Mudflat)、互花米草建群1a(S.alterniflora flat 2011)、5a(S.alterniflora flat 2007)、1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兵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期 101-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1987年、1997年、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景观斑块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志刚 谷孝鸿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5043-5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和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4种土壤酶(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析了盐沼植被、农作物及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海滨湿地滩涂围垦形成的各类农田其土壤酶活性较高,且均高于湿地盐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