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3
- 3
- 2
- 2
- 2
- 1
- 10
- 6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微微 阳柳思 等 《新医学》 2024年55卷6期 421-4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明确海藻希瓦菌(S.algae)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 24 只小鼠分为 3 组:对照组、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S.algae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文婷 戴伟 等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10期 52-58页
【摘要】 试验旨在探讨复方中草药防治虾夷扇贝脓疱病的可行性,从患脓疱病虾夷扇贝的病灶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体外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的抑菌效果,并通过人工回感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对该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病原菌为海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潇 李俊彦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21期 2717-27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lgae)及其特异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24只C57BL/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丽君 李鹏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29卷7期 封3页ISTICCA
【摘要】 病例 男,60岁,已婚,农民,主因“高处坠落致胸背部疼痛伴功能障碍6h”入院.患者于约6h前自3米高处坠落,伤及颈部、左肩、胸部、背部等部位后,即刻出现胸背部疼痛,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急诊查CT示:双侧液气胸;双肺渗出性病变;双侧肋骨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田芳 刘岩 等 《生物技术》 2007年17卷6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海藻希瓦氏菌生产河豚毒素的发酵培养基.方法:通过测定菌体密度(用OD600表示)和菌体收获量,研究了部分初始条件及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海藻希瓦氏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适发酵初始pH为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海荣 公衍文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34卷10期 873-874页
【摘要】 海藻希瓦菌属于非发酵菌群,一般为条件致病菌,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病原菌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同时因为宿主的因素,往往也会造成机会感染,应引起重视. 现报道笔者所在医院白血病患者海藻希瓦菌血液感染病例,以提高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秀霞 于振花 等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年33卷4期 291-297页
【摘要】 [目的]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对纯锌牺牲阳极腐蚀的影响.[方法]利用微生物分析、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等方法,测试Shewanella algae的生长曲线、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芳 张继东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5年16卷9期 1845-1850,1859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东风螺体内希瓦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方法]该试验利用血液琼脂平板从吻肿病东风螺的肝胰脏中分离溶血性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病螺体内的优势菌群,并以优势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人工感染动物试验.[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韶菊 梁红星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35卷2期 315-316页
【摘要】 建立了ICR品系小鼠生物量定性检测河豚毒素的标准曲线,并将其应用于细菌发酵液中河豚毒素的检测中,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冷冻干燥后得到海藻希瓦氏菌,其菌体部分的产毒力为2.06μg/ml,菌液部分为1.53μg/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亦馨 李晓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2期 351-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产电微生物的种类和电化学活性机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的]从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耐盐产电微生物,研究其产电特性并鉴定种属信息.[方法]以取自南海的海水为接种液启动并运行阳极液中含有不同盐浓度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