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47
- 102
- 39
- 1071
- 324
- 151
- 80
- 73
- 694
- 453
- 443
- 252
- 2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邹建刚 曹克将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2年115卷6期 909-91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的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并评价此系统指导心动过速心内膜标测和消融的价值.方法采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对5例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心内膜标测并指导射频消融,一根9F 64极球囊导管和一根常规7F标测消融导管置于同一心室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少颖 石继军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0年48卷8期 621-6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简化经导管标测和消融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窦性心律下,在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下缘1~2 cm)的区域内,标测分支电位,其表现为心室波之前的双向波,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等电位线;当消融导管标测该电位较希氏柬电位晚20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龙 杨兵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3期 222-2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明右心房内界嵴心动过速(CT-A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并存时心房激动的竞争夺获现象,分析其可能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消融策略.方法 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年龄49~57岁,心动过速病史10~20年.3例患者均无...
【关键词】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电生理学技术,心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立雪 蔡力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年12卷8期 492-4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监控下的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方法.方法 6只犬急性闭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确定希氏束和房室结准确空间位置、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内心肌激动顺序.引导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到达靶组织,监控刺激电极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龙 杨兵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30卷8期 464-4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明心房内双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的技术.方法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66岁,心动过速病史6个月~10年.例1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例2为特发性心动过速,例3为扩张型心肌病.经左股静脉置入9F球囊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治远 何国祥 等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14卷1期 23-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对8例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采用两根大头消融导管,在房速发作时标测心房最早激动点放电消融.结果:8例房速(包括房速伴心房扑动及房速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RFCA治疗全部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海龙 龙德勇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22卷4期 353-3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导管射频消融疗效及消融导管不同贴靠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速/室早患者,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健 郝应禄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39卷12期 1131-1134页ISTIC
【摘要】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心房颤动的唯一方法。压力监测导管能够实时监测消融导管头端压力,以了解消融导管与心房肌各消融点之间的接触程度,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就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育民 陈明龙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2期 105-106页ISTIC
【摘要】 乳头肌可产生和维持室性心律失常(VA).左室乳头肌起源的VA体表心电图与左室束支起源的VA类似,但QRS波时限前者大于后者;前乳头肌起源者V6导联R/S≤1,后乳头肌起源者QRS波时限常>160 ms.前、后乳头肌起源的VA有共同的电生理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伟 赵英杰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15卷3期 214-2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早搏(PVC)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经验.方法 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且频发PVC的患者(男5例,女3例),其中5例伴有阵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年龄19~54(42.7±10.6)岁.其中3例患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