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
- 1
- 19
- 14
- 13
- 11
- 7
- 8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善智 王敏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27卷3期 368-371页
【摘要】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淋巴亚群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中文期刊】 李辉 李晓泓 等 《针刺研究》 2009年34卷4期 225-22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大椎""命门"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椎组、命门组、尾部中点组,每组8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电针"大椎""命门"及尾部中点,每次...
【会议论文】李琴 2015年泛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淋巴细胞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免疫治疗前后CD16+CD56+NK细胞与淋巴细胞坏死率的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2010.10至2013.10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主动免疫治疗; CD16+CD56+NK细胞;
【中文期刊】 李笋 孙立涛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年29卷9期 1333-13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试验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
【中文期刊】 刘涵 陈翔宇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1卷17期 1666-16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炎症及T淋巴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乌...
【中文期刊】 陆政日 马根山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10期 1103-11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AC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临...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人;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文期刊】 胡万芹 杜玲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4期 590-59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及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2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导致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感染患...
【中文期刊】 程荣琴 余蓓萌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3期 448-4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妇宫内感染对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住院的早产儿1179例,统计因宫内感染所致的早产儿感染率,比较宫内感染分娩的早产儿与宫内无感染分娩的早产儿在出生24 h和7d的...
【中文期刊】 邱春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8年25卷7期 733-7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免疫检查点通过双信号机制调控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活性而发挥作用.这些分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超家族,另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肿瘤坏死因子配体/受体超家族;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