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5
- 11
- 4
- 2
- 50
- 10
- 8
- 4
- 3
- 18
- 9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辛宝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7期 1225-1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淮南子茯苓散对老年大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月龄随机分为大、小剂量组及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MDA、S0D、GSH-Px含量变化.结果:淮南子茯苓散大剂量可以显著改善老龄大鼠血清MDA、S0D、GSH-P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秋平 张其成 《吉林中医药》 2007年27卷10期 60-61页ISTIC
【摘要】 《淮南子》一书实现了阴阳与五行学说结合的定型,对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这些学说对中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艳枫 《中国市场》 2015年32期 248-251页
【摘要】 《淮南子》是两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主线融汇了儒、法、墨、兵、阴阳等各家思想.但是,各家思想在《淮南子》中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这本以道家思想为主的著作中,各家思想都被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斯洪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3卷3期 13-17页
【摘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其内涵丰富,历代思想家都有着大量的论述.作为汉代道家集大成者的《淮南子》也不例外,对天人关系有着丰富的探讨.天人同构作为天人关系的基础性内容之一,直接关涉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方面.《淮南子》天人同构以气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楠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 10-13页
【摘要】 因循思想是《淮南子》生态伦理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在万物相互联系的思想基础上,以“宜”为基点,注重对自然的因顺循从。在此之上,《淮南子》强调因循中的主动性因子,主张顺势而推,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追求实效;并以简约、节制的路径保障人的精神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本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5卷4期 1-8页
【摘要】 <淮南子>的出现全面影响了<黄帝内经>理论的建构和成书.其中的"兼收并蓄"治经理念成为<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思路.秉承先秦道家宇宙观的本体论,认为宇宙万物同源于气,气是宇宙万物生成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共同规律,在此大前提之下,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安忠 弓素梅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11期 51-52页
【摘要】 1中药饲料添加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优势中药添加剂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万毕术》中,有“麻盐肥豕法”一说;而中药添加剂应用于养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嘉禄 张秉伦 《安徽史学》 2004年5期 23-26页
【摘要】 <淮南子>中的律值与三分损益法计算值有明显差异,明代音律学家朱载堉认为是按平均律推算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虽不能排除,但更有可能是在按三分损益法推算的过程中舍去尾数所带来的误差造成的.<后汉书·律历志>中给出的全部六十音律长度值,是严格按三分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锡琛 龙国智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27卷5期 77-81页
【摘要】 <淮南子>一书蕴涵着丰富的用人伦理思想,该书以"道"为宗旨,就选才任人的必要性和基本立场、选才的标准、用人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论述.强调管理者必须乘众人之智,而不专己之能;在选才用人时应该公正无私,"贵正尚忠",以德为重,知人善任,"能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海金 李良松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18期 59-63页ISTICPKU
【摘要】 《淮南子》蕴含了丰富的身体理论与思想,是研究汉代身体哲学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它提出了天地内化于人身、人身外象于天地的观点,并认识到人的身心状态、体质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时令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它确立了"心"为"形之主""身之本"的地位,申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