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2
- 1
- 14
- 1
- 11
- 7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许金森 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时胃经线上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以及胃肠鸣音的变化,探讨针刺过程中胃经循行线上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内脏机能调节的关系。方法:4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实验,分别应用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智能化三通道氧分压测试仪(W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金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时胃经线上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以及胃肠鸣音的变化,探讨针刺过程中胃经循行线上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内脏机能调节的关系。 方法:4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实验,分别应用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智能化三通道氧分压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胡翔龙 等 《针刺研究》 2008年33卷6期 402-4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人督脉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督脉路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督脉循行线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 cm,其中3个为经上穴位(中枢、至阳、命门),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第4胸椎棘突下、第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小洋 胡翔龙 等 《针刺研究》 2002年27卷4期 252-2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利用改进型的氧传感针,对28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2.5cm的非经对照点共五个水平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检测;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翔龙 汪培清 等 《针刺研究》 2002年27卷4期 258-2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体表循经分布的红外辐射轨迹(IRRTM),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观察对象为3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以红外辐射示踪仪显示人体体表的IRRTM,并对与其相关组织的温度、氧分压和微循环状态进行了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小洋 胡翔龙 等 《针刺研究》 2000年25卷4期 276-2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实验应用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定仪,对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大肠经线上三个穴点及其两侧旁开约2 cm处的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120人次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机械压迫能明显降低针刺时沿大肠经经线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的变化,而对非经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祖星 陈铭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3卷3期 4-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肠经的能量代谢特征. 方法 通过大肠经深部组织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温度变化,观察电针前后及电针合谷穴时的反应. 结果 电针前深部组织氧分压单独和联合测试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温度也高于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吴祖星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3卷1期 1-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常态及针刺时胃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 方法 沿胃经循行线上取4个穴位(伏兔、阴市、足三里、上巨虚)及2个经上非穴位(伏兔-阴市中点、足三里-上巨虚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吴祖星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1卷1期 15-1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常态及针刺时督脉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的变化.探讨督脉线下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 方法沿督脉循行线上取身柱、至阳、中枢、命门、第四胸椎棘突下、第十二胸椎棘突下6个测试点,在各测试点左右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