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56
- 112
- 69
- 1424
- 84
- 21
- 18
- 16
- 96
- 87
- 84
- 70
- 5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晨 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12期 1089-1090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杨栗山,名璇,字玉衡,晚号栗山老人,河南夏邑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临证中杨氏强调升清降浊,治法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并兼以解毒,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君 孔沈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8期 28-29页
【摘要】 清代医家郑寿全在医学理论、辨证分型、临床用药等方面均善于从阴阳两纲入手,是一代伤寒大家。他不仅善于治疗各种阳虚证的疑难杂症,对于阴虚证的论治也给人无限启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肯·阿不得克里木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等 《新疆中医药》 2013年31卷4期 57-61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清代医家唐容川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 选择唐容川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杏林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31卷5期 9-10页
【摘要】 《玄机活法》是新近发现的清代医家沈又彭的著作,该书对研究沈氏医学思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而且对进一步了解沈氏的生平有所帮助.本文对沈又彭以及《玄机活法》一书作简要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储全根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23卷1期 69-71页
【摘要】 <篇首> <伤寒论>迭经战乱,辗转传抄,原貌早非,加之详于方证而略于医理,至后学不得门径而入.历代医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卢军 赵坤 等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9期 1667-1668页
【摘要】 中国古代"痧"称之为"沙虫"沙病""痧胀","沙病"记载首见于南宋."痧胀"兴起于清代,范围颇广,基本成为疫病和不明出疹性疾病的总称.在清代出现了许多治"痧"大家,其在痧证的辨证论治方面,为当今许多传染性出疹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中医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奉玺 《江西中医药》 2007年38卷4期 12-13页CA
【摘要】 脾肾相关理论在不同时代均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本文试将清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从脾肾互济、脾肾失济和脾肾同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总结清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丽娟 《现代中医药》 2005年25卷6期 11-12页CA
【摘要】 <篇首> 清代医家程国彭,字钟龄,酷嗜医学,潜心钻研三十载,著成<医学心悟>一书,他对不少病证的辨治融会前贤之精华,结合平日所得,苦心揣摩、沉思力索,提出了超人之见.程氏尤其对咳嗽的论治有独特见解,所创止嗽散至今被广为使用,笔者仅就<医学心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俊成 尹笑丹 等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4期 514-517页ISTIC
【摘要】 《医学指南》共分为五卷,卷一为医论,论述了作者诊治疾病的观点;卷二为内科和男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头痛、鼻病、齿病等内科疾病,遗精、白浊、阳痿等男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三为妇科和儿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月经病、胎产病、产后病等妇科病,内热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