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3
- 1
- 11
- 7
- 5
- 2
- 2
- 7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朝晖 李炯 等 《海峡药学》 2021年33卷2期 17-2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氯强油对小鼠渗出性皮肤病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实验小鼠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基质组、空白组,用DNCB丙酮溶液诱发小鼠渗出性皮肤病模型,以耳肿胀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皮损厚度为指标观察氯强油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晓民 刘全知 等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6期 1124-112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痰热清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及复方甘草酸酐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予以痰热清湿敷局部,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茹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会2018第二届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左西替利嗪口服及硫代硫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湿敷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秦晓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六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观察痰热清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痰热清湿敷局部+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复方甘草酸酐静滴,对照组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复方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龙 导师:高明阳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论文一:表现为渗出性肿瘤期皮损的蕈样肉芽肿1例及文献复习
背景: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是一种起源于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淋巴瘤,多见于老年,有一个长期的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秦晓民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痰热清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痰热清湿敷局部+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复方甘草酸酐静滴,对照组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复方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婷婷 刘文华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25卷9期 686-6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氦氖激光治疗伴有渗出的湿疹的作用.方法 将190例伴有渗出的急性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外用1%氢化考的松乳膏,渗出部位进行氦氖激光照射20min,1次/d;B组: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颖 陶建凤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20卷5期 281-282,2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EEMM)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32例患儿均有EEMM典型临床表现,黏膜受累较重,男:女为1.4:1,平均年龄6.7岁.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2期 111-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男,1岁零6个月.出生6个月始口腔出现白色膜状物,当时按"鹅口疮"用自制"制霉菌素"水剂外用后可好转,但停药复发,患儿9个月时臀部、颈部出现粟米大丘疹和小脓疱,排列成环状,部分融合成圆形或椭圆形渗出性红斑,外用药疗效不明显,皮损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其娟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4期 295页ISTIC
【摘要】 婴幼儿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1~2岁的婴幼儿,发病原因与婴幼儿的遗传、过敏、消化不良、皮肤发育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相关,可发生于头面部、颈、肩、背、四肢甚至是全身各处[1].皮疹初起时皮损一般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其后出现丘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