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2
- 11
- 3
- 2
- 4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洁 刘清泉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6期 536-53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伏邪理论的应用为治疗耐药菌感染的问题拓宽了思路.从感邪途径、发病特点、病机及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在耐药菌治疗上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扶正、透邪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扶正重点强调温阳.
【会议论文】滕文静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2018年
【摘要】 目的:基于扶正驱邪抗癌理论探索温阳扶正抗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初步挖掘温里中药及有效组分在肺癌治疗中的体内外抑瘤作用,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收集挖掘来源1995年-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会议论文】徐蓉娟 第八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 2016年
【摘要】 徐小圃(1887-1959),名放,上海人.先生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弱冠时即悬壶济世,专业儿科.近代著名中医儿科泰斗,徐小圃中医儿科学术流派奠基人.徐小圃先生弟子门人遍布海内.子嗣徐仲才、徐伯远;弟子江育仁、玉玉润、...
【中文期刊】 赵墨泽 韦冰心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0卷5期 91-96页 ISTIC
【摘要】 "水郁折之"出自《黄帝内经》五郁学说,水郁即寒水凝结不散,可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是肩部痛痹的重要病机.折之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即疏导、分利,可分为温阳、实土和动使其化.《黄帝内经》强调痛痹的治疗当用毫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中文期刊】 乔文博 董国菊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3期 239-242页 ISTIC
【摘要】 圆运动理论的实质是气在人体内的周流循环运动,即升降浮沉中,黄元御将其概括为"一气周流".基于圆运动理论,认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先由金气不降、火气不宣而成,继则中焦之气升降乖戾,最终肾阳受损,命门火衰,水木之气不升.在临床治疗方面,应当在射血分...
【中文期刊】 张文静 谷晓红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9期 1045-1048页 ISTIC
【摘要】 三焦膜系涵盖人体脏腑、管腔内外及肌肉、筋骨间的各种膜层及所属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三焦膜系为类风湿关节炎感邪、留邪、传邪的主要部位,膜系阻滞不通,病理产物瘀积为主要病机;治疗以疏通膜系为主要原则,外...
【中文期刊】 李赋 王忻 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7卷9期 60-63页 ISTIC
【摘要】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从温阳散寒化痰、温阳益气散结、温阳解郁消积、温阳扶正祛瘀等方面探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指出恶性肿瘤乃邪盛正虚,阳虚化气不足,阴邪凝积于内,并与痰凝、瘀血、气郁等结合后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化气,扶正消积为恶性肿瘤的基本...
【中文期刊】 任玉乐 刘小云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57卷8期 589-590页 ISTIC
【摘要】 该文从"少阴伏寒"理论出发阐述了儿童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到"少阴伏寒"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病的根本因素,并以《伤寒论》少阴病条文为依据探讨了该病的诊治特点,提出治疗过程中遵循"祛邪扶正"原则,关键在于灵活把握"祛邪"与"扶正...
【关键词】 少阴伏寒; 儿童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 温阳祛寒;
【中文期刊】 柴可夫 王亚丽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6期 966-968页 ISTICPKUCA
【摘要】 糖尿病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除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外,近年来,还提出了瘀血理论.首先,论述了瘀血在糖尿病的形成及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从理论上为活血化瘀治疗糠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依据,并根据仲景活血化瘀的方法,结合糖尿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症...
【中文期刊】 马丙祥 雷爽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5期 59-60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温阳理论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记载,儿科温阳学派源于南宋陈文中,力倡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治疗见长.清代后期随着温阳学派的发展,温阳法在儿科临床得到重视.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注重阳气,善用温阳,常以大剂辛热之姜附治疗小儿疾病.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