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
- 1
- 13
- 4
- 2
- 2
- 2
- 6
- 5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阚飙 刘延清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2年22卷4期 435-4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中不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CTXΦ基因组(nct-CTXclassΦ)的RS区的复制与整合功能. 方法将这种噬菌体基因组的RS区克隆到不能在霍乱弧菌中复制的自杀质粒载体中,经接合转入含CTXΦ的整合位点attRS、但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冬梅 吉文汇 等 《微生物学报》 2014年54卷7期 737-7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基因缺失和噬菌体溶原转换研究大肠杆菌运动相关基因flhDC 、fliA 、fliD和fliE对Stx2噬菌体ΦMin27溶原菌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利用Red重组酶系统,构建了大肠杆菌MG1655的缺失株MG1655△flhD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瑜 钟利桥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11期 1637-16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实现特异性识别斑马鱼卵黄蛋白原的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将不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表达的、只能以噬菌体展示形式特异性识别斑马鱼卵黄蛋白原的单链抗体F5的基因,克隆到pET 32a载体并转化入大肠杆菌ori DE3中.结果表明,通过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庶 胡福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3期 432-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广泛展开,前噬菌体在宿主菌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揭示前噬菌体并不只是细菌体内一个简单的寄生体,相反是细菌生理活动相当活跃的参与者,在宿主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前噬菌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小娜 张京云 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6年30卷2期 199-203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确定我国O1群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案中“溶原性测定”中检测噬菌体的种类,研究溶原性测定的原理.方法 选择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76株、O1群古典株8株、O139群菌株34株,利用溶原性测定方法检测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申小娜 导师:阚飙 梁未丽 逄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据历史记载已有七次霍乱全球大流行,目前仍未停息的第七次霍乱大流行,是由01群El Tor生物型引起.高守一等建立的"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案,根据菌株的溶原性、对溶原噬菌体的敏感性、山梨醇发酵试验和溶血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静 曹奇志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5年25卷6期 4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肠道出血性埃希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或多种志贺样毒素.这些毒素是由λ家族的溶原性噬菌体编码的,这些噬菌体DNA可重组整合到埃希菌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上,又可以通过切除酶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上切离,而形成完整的噬菌体.λ家族噬菌体含有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广文 闫梅英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年24卷4期 253-2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对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CTXΦ进行遗传标记,以深入研究CTXΦ对霍乱弧菌的转染机制.方法将CTXΦ基因组中ctxAB的上下游同源序列连接到cat基因的两侧,然后通过自杀质粒介导的DNA同源重组技术将霍乱菌株N16961染色体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未丽 阚飙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年23卷1期 53-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讨新出现的O139群霍乱弧菌中溶原性噬菌体CTXΦ的来源及其是否可产生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从而造成毒素基因的水平转移. 方法用DNA破坏剂丝裂霉素C诱导噬菌体CTXΦ基因组被四环素抗性基因标记的O139菌株BJ30, 继而体外转染古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未丽 阚飙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年23卷8期 657-6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人类历史上已有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O1群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古典型和El Tor型)所引起.1992年10月在印度和孟加拉国首次发生了由非O1群霍乱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和流行.在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