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9
- 5
- 9
- 5
- 1
- 11
- 6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思明 尹平河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年34卷3期 337-342页ISTICPKUCA
【摘要】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B1,考察了细菌不同生长期及添加比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藻密度、温度、光照、盐度、藻培养基中N和P含量对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期的细菌溶藻效果较好,藻去除率达93.9%,分析球形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明 董静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2年36卷6期 1184-11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有害藻类水华的暴发日趋频繁, 其造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寻求有效的水华和赤潮防治途径势在必行.溶藻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浮游植物生物量平衡具有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亚青 雍晓雨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年18卷5期 752-7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太湖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CA,该菌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强烈的溶藻效果.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属于水单胞菌属(Aquimonas sp.).将CA菌悬液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10 d内铜绿微囊藻细胞降解率为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雪婷 钱雨婷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1卷10期 1375-1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高效溶藻菌,初步观察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方法 从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菌株,将其接种至微囊藻培养液中,通过观察培养液颜色和藻细胞数量的变化,初步筛选出溶藻菌.重复上述过程3次,并用溶藻率来初步评价其溶藻效果,获得较为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兰兰 李根保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1期 106-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滇池蓝藻水华集聚区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DC-L14,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小白鼠毒性试验初步显示该菌株未产生小白鼠中毒毒素;该菌能使铜锈微囊藻905聚集成团,沉于瓶底,最终黄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玲 李蔷 等 《海洋环境科学》 2011年30卷6期 853-857页
【摘要】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细菌Y01,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探讨了盐度、光照、藻细胞数等环境因子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Y01溶藻效果在盐度为30时优于其它盐度;光暗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水水 林炜铁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5期 654-6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得到溶藻物质并进行溶藻特性的研究,采用离心,乙醇沉淀和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从发酵液中粗提得到溶藻物质,再通过硅胶吸附柱层析和透析进行精制,并采用试管试验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溶藻物质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对藻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该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锐敏 贾静静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5年35卷6期 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生物法除藻具有高效性、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如果能获得具有较高溶藻效率的溶藻细菌,选择生物法除藻更为理想.从菏泽一富营养化池塘分离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