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38
- 7
- 1
- 34
- 28
- 12
- 6
- 1
- 87
- 23
- 10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祎 聂荷 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0卷2期 136-142页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了蓝藻水华的暴发,生物方法控藻在有效应对蓝藻水华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中存在大量溶藻细菌,其溶藻能力与群体感应作用紧密联系.溶藻细菌通过群体感应调控胞外溶藻物质的分泌,从而实现对蓝藻水华的控制.通过对溶藻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宇阳 贾阳 等 《微生物学报》 2025年65卷4期 1542-15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从温州东海海域分离获得溶藻细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溶藻特性及溶藻机制,以期为赤潮的微生物治理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方法]通过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测定菌株的溶藻活性、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锐敏 贾静静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5年35卷6期 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生物法除藻具有高效性、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如果能获得具有较高溶藻效率的溶藻细菌,选择生物法除藻更为理想.从菏泽一富营养化池塘分离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春丽 杨闪闪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2年8期 163-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NP2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明 董静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2年36卷6期 1184-11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有害藻类水华的暴发日趋频繁, 其造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寻求有效的水华和赤潮防治途径势在必行.溶藻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浮游植物生物量平衡具有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荣君 黄洪辉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6期 4993-50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利用液相感染法研究了该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10能使藻细胞失去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菲 张萍萍 等 《生物学杂志》 2012年29卷1期 4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巢湖作为采样点,取3个不同位置的水样通过0.22 μm的纤维滤膜过滤,培养后加入适应期的藻液中,取黄化藻液作为分离菌种的材料,初筛菌株经反复试验获得有较强抑藻能力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鉴定其种属.初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玉辅 刘丽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11期 48-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溶藻微生物在防治有害藻类水华中的作用和潜力,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溶藻微生物(主要是溶藻细菌和噬藻体)的溶藻作用机制,量效关系及分子生物学.阐述溶藻微生物对蓝藻水华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溶藻微生物作为潜在的控藻因子进行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建明 陶勇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6期 895-9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溶藻细菌在"水华"防治中的作用和潜力,已广受关注.本文从系统分类、溶藻机制和杀藻物质等方面对已报道的溶藻细菌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近年来在细菌溶藻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核酸探针和全细胞杂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兰兰 李根保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1期 106-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滇池蓝藻水华集聚区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DC-L14,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小白鼠毒性试验初步显示该菌株未产生小白鼠中毒毒素;该菌能使铜锈微囊藻905聚集成团,沉于瓶底,最终黄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