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3
- 2
- 18
- 6
- 1
- 9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莉 张韵慧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2期 209-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芦丁为模型药物,研究其壳聚糖-海藻酸钠漂浮型微囊的脉冲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通过添加起泡剂将其制成胃内漂浮型微囊,考察微囊的脉冲释药性能,并研究起泡剂用量对释放时滞的影响.结果 该微囊具有pH值响应性...
【关键词】 芦丁;壳聚糖-海藻酸钠漂浮型微囊;脉冲给药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颖慧 李三鸣 《中国药学杂志》 2006年41卷14期 1089-10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双层漂浮缓释片并考察影响其体外漂浮性能的因素.方法单因素法考察影响制剂漂浮性能的因素.结果制备了磷酸川芎嗪双层漂浮缓释片并找到了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结论制备工艺可行,通过对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进行调节,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漂浮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晋运环 曹德英 《中国新药杂志》 2005年14卷7期 835-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胃内漂浮给药系统是通过制剂手段来延长胃内滞留时间,达到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就该类制剂的技术进步、性能评价及前景与局限性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睿琪 马超雄 等 《中南药学》 2018年16卷9期 1254-1258页ISTICCA
【摘要】 胃滞留给药系统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液中滞留时间,改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是目前口服缓释制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释药机制、性能影响因素、性能监测等方面对近几年胃滞留给药系统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该系统广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安阳 范田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7年34卷4期 274-279页ISTICCA
【摘要】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一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有着药物释放吸收的个体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玺 李连闯 等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39期 213页
【摘要】 胃滞留型给药系统以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膨胀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生物黏附型胃滞留给药系统和协同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研究为主.由于胃滞留制剂能够将药物滞留在胃内,从而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减少服药次数,稳定血药浓度,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更好的发挥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君 屠锡德 《药学进展》 2004年28卷5期 217-222页ISTICCA
【摘要】 胃滞留-漂浮型给药系统以其特有的缓控释优势而成为很有前途的剂型.综述各类胃滞留-漂浮型制剂的作用原理、所用辅料、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体内评价方法.
【关键词】 胃滞留-漂浮型给药系统;药物控释;胃滞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谦 王立强 《中国新药杂志》 2014年23卷19期 2255-2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参阅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文献,根据制剂的大小、比重及作用机制,分别详细介绍了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生物黏附型胃滞留给药系统、膨胀型胃滞留给药系统、浮筏给药系统以及几种机理协同的胃内滞留系统的原理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讨论制剂因素、生理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华 李科 等 《中南药学》 2016年14卷1期 52-56页ISTICCA
【摘要】 海藻酸钠是从海带或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是β-D-甘露糖醛酸和α-L-古洛糖醛酸按照(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阴离子线型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易得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球、纳米粒、微丸、骨架片、漂浮给药系统、脂质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国华 李美琴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1年28卷7期 575-58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介绍载药中空微球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体内外漂浮性能的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该剂型可以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并减少给药次数.结论 中空微球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漂浮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