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2
- 46
- 4
- 195
- 49
- 14
- 10
- 5
- 62
- 38
- 27
- 26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磊 马玉红 等 《家畜生态学报》 2023年44卷10期 26-35页
【摘要】 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绵羊从出生到成年瘤胃真菌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采集 9 个时间点(0、2、7、14、28、42、56、70 和 360 日龄)27 只藏绵羊瘤胃液,进行 ITS 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瘤胃真菌的动态演替过程与日龄和饮食因素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艳 周国逸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2期 2973-29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碳在森林内部以及群落演替过程中的转运动态,对鼎湖山3种主要林型(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水文学过程中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浓度进行了一个雨季的观测,结果发现:(1)穿透水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忠 党浩轩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12期 133-141页
【摘要】 [目的]研究闽楠林不同演替时期的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变异,揭示闽楠在演替过程中调整适应环境的机制以及对生存资源的利用方式.[方法]以闽楠演替过程的4个阶段为研究对象,测定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S)、比叶面积(SLA)、叶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元明 王雪芹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6期 4484-44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表面结皮是世界范围内干旱沙漠地区土壤表面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土壤结皮两大类型.其中,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沙漠地区特殊环境的产物,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成使土壤表面在物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波 刘庆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9期 1491-1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森林凋落物入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10龄、30龄、40龄、50龄及60龄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以原始林为对照,比较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演替不同恢复途径下森林凋落物动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林恢复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强 导师:薛智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物群落演替进行了系统的数量分析研究。首先在明确退耕地演替规律和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演替与环境的关系,对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演替机理进行了分析,意在为当地植被恢复与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龙 导师:梁宗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紧密围绕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水分,对演替不同阶段建群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从演替过程的主要草种中筛选出四种乡土草种,对其繁殖方式、竞争能力、群落特征及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恩香 导师:蒋忠诚 广西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是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岩溶分布广泛的广西,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更加严重,如何进行岩溶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成为广西当前的重大课题。要恢复和重建我区退化的生态系统,必须明确岩溶植被演替的规律及动力机制。目前对岩溶植被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异 刘涵宇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5期 1940-19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机制和化学稳定性研究较少.为探明次生林演替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次生白桦林(演替初期),山杨辽东栎混交林(演替中期)和辽东栎林(演替后期)为研究对象,分析演替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增可 郑心炫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749-3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性状研究的重点,环境因子驱使植物功能性状发生变化,进而推动群落发生演替.以平潭岛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植被(灌草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特征和群落结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