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9
- 3
- 43
- 12
- 55
- 49
- 14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小梅 方少华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3期 428-43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为了解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位于台湾海峡北端的海坛海峡设置6条断面,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7378.7-1998),进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共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欢欢 鲍毅新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6期 1011-102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6年5月至2007年1月在杭州湾南岸跨海大桥附近潮滩共采集到32种大型底栖动物,根据其食性类型划分为5种功能群.用功能群方法对这些物种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各多样性指数在潮带间差异显著,季节间则只有Mar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一波 曾江宁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6期 1000-101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于2006年9月(秋季)和2007年4月(春季)对嵊泗海岛的不同底质潮间带断面设立的8个取样站采集的调查资料,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嵊泗海岛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 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正 李宝泉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3期 612-61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潮间带是沿岸带位于最大高潮水面到最小低潮水面之间的区域,处于陆海过渡带,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受各种理化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雁滨 廖一波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期 489-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物种间相互作用情况,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对南麂列岛保护区内的12个资源位点(潮间带3个潮区的4个季节采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54种,其中,18个优势种分别隶属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旷 陈小南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期 535-5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2年8月,在浙江省玉环县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利用自制分层采样器,以5 cm为单位对0-25 cm泥层进行分层取样,研究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以及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垂直结构的影响.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异 蔡立哲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5期 1244-1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比较泉州湾蟳埔潮间带沙滩、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3种生境(3个潮层)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取样.在3种生境共获得85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9种,软体动物20种,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宝强 薛俊增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0期 5865-58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9-2010年在洋山港海域大洋山岛和圣姑礁进行四个季度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1种,以广布种为主,部分为河口低盐种,其中软体动物22种,环节动物16种,节肢动物12种,苔鲜动物5种,腔肠动物4种,星虫动物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崇良 徐宾铎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7期 5071-50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9年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潮间带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利用Brey经验公式、Tumbiolo和Downing模型以及Brey估算模型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在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强 曾江宁 等 《动物学杂志》 2009年44卷2期 78-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宁波大榭岛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探讨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影响,于2006年4月对大榭岛北岸岩礁相和泥沙相两种不同底质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表明:(1)岩礁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