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
- 84
- 18
- 8
- 3
- 2
- 23
- 20
- 18
- 15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艳杰 赵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0年07卷33期 157-158页CA
【摘要】 <篇首> 心脏激动起源包括基本节律的起源和心律失常的起源,心脏激动起源的诊断是心电图诊断中最重要、有时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心电图激动起源诊断方面,长期以来标准Ⅱ导联倍受重视,因为一般认为Ⅱ导联导联轴的方向与窦性心律时P向量的方向趋向于平行,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野 殷跃辉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33卷5期 473-4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对11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速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最早激动点与希氏束的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魏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策略.方法: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上腔静脉房性心律失常共 14 例,在传统标测系统或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结合上腔静脉造影确定最早激动点或起源部位,局灶性消融或节段性/环状电隔离上腔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魏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39-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上腔静脉(SVC)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颤、房速)体表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RFCA)特征,探讨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导管消融策略。
方法:选取2003年至2013年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静娥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38-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起源于房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上述部位起源房速心电生理特征及经射频导管消融特点。
方法:入选77例患者,男25例,女52例,平均年龄(52.1±16.1)岁,心房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尚志 王明杰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1期 2989-29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起源于希氏( HIS)束旁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FAT)的心电图特征及在CARTO3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方法10例确诊为FAT患者,分析其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在CARTO3系统指引下,于右房行激动标测,标测到HIS束部位心房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静娥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39-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起源于心房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探讨上述部位起源房速心电生理特征及经射频导管消融特点。
方法:入选47例患者,男9例,女38例,平均年龄(56.3±11.6)岁(30~78岁),心房刺激诱发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桂棠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40-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左纤维三角区域的解剖特征以及此区域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导管消融策略。
方法:2002-02至2012-03在我院行导管消融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23例,其中46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纤维三角,30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中健 李世锋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17卷8期 968-97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正常的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放的激动先传至心房,形成P波,然后按一定的传导速度沿传导系统下传至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引起心室激动,形成QRS-T波群.心脏起搏频率、激动传导顺序及在各部位传导速度异常即可导致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