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9
- 61
- 7
- 2
- 328
- 102
- 76
- 73
- 63
- 366
- 193
- 72
- 61
- 6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旺 王颖 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47卷5期 462-4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浆胰岛素样因子6(insulin-like factor 6,INSL6)水平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发生风险及不良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在...
【中文期刊】 刘洽 程俊香 等 《护理研究》 2025年39卷1期 151-159页 ISTICPKU
【摘要】 基于组学技术综述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免疫系统、神经营养因子系统、代谢及神经影像学六大潜在抑郁症生物学标志物在抑郁症诊断、治疗、干预效果观察、预后及护理中的作用,以期对后续抑郁症的研究临床诊治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中文期刊】 王晓红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45卷1期 107-1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及状态的极端波动,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等反复或交替出现.双相障碍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了,而神经炎症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病因,也可能为开发新的...
【中文期刊】 张峰楠 杨昕彤 等 《天津中医药》 2025年42卷1期 118-124页 ISTICCA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视力损伤以及失明.研究表明持续性高血糖使线粒体中自由基过度产生、氧化应激增加、血流变异常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从而上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引起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
【中文期刊】 方立雅 刘媛媛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29卷1期 130-135页 ISTICCA
【摘要】 颞叶癫痫(TLE)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类型,以自发性反复发作为特征,大多数患者伴有药物耐药性和认知功能障碍.微小RNA(miRNA)通过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在TLE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TL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临...
【中文期刊】 刘梦捷 傅毅立 等 《武警医学》 2025年36卷3期 208-21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术前炎症生物标志物对预测肺腺癌患者微波消融(MWA)术后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 2012-01 至 2021-06 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MWA的早期肺腺癌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炎症生物标志物的预测...
【中文期刊】 陈红芬 陈京霞 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37卷1期 43-46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外周血miRNA-223 在重症肺炎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40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 4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URB-65 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RT-...
【中文期刊】 孙骁乐 杜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3期 118-121页
【摘要】 不同分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差别较大,准确识别卵巢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参数十分重要.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等炎症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及预后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证实,各类炎症标志...
【中文期刊】 胡景贤 谢昕 等 《护理学杂志》 2024年39卷11期 119-12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综述生物标志物的概念、种类,以及血生化指标、炎症标志物、表皮下水分3类生物标志物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生物标志物用于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优势、不足及启示.旨在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压力性损伤风险、开展精准干预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吴希泽 李越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3卷5期 593-60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GSE41177和GSE7976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候选枢纽基因,经性别分层后获得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