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8
- 3
- 2
- 2
- 1
- 4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丽 陈乐春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37期 217-219,222页
【摘要】 目的 采用CatWalk步态分析仪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步态变化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将步态参数与热水甩尾实验测定的热水甩尾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Benne...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热水甩尾潜伏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琼 马宏达 等 《医药导报》 2014年33卷4期 446-4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野菊花水相萃取物(AF)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辣椒素致痛小鼠模型,以小鼠舔足时间为指标,观察小鼠5 min内舔足总时间;采用小鼠热水甩尾法疼痛模型,记录甩尾潜伏期;进行开场实验,考察AF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的影响;对阈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文燕 陈艳平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年28卷5期 491-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巴氯芬与吗啡联合应用对脊髓背角GABAB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NS组),吗啡10μg(M组),巴氯芬0.5μg(B组)和巴氯芬0.5μg+吗啡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玉清 史晓甜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年27卷11期 1570-15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静脉麻醉药氯胺酮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取40只小鼠,♀♂各半,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氯胺酮处理组(K)、孟鲁司特处理组(M)、孟鲁司特和氯胺酮联合用药组(M+K).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岭 梁晓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21期 2539-25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大鼠的方法造模,简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筋脉通小剂量、中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磊 孟凡迅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6期 757-7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关元"腧穴对建立针刺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模型的作用.方法:手针针刺大鼠"关元"腧穴,以50℃热水测量大鼠甩尾潜伏期.并与针刺"后三里"腧穴后的大鼠甩尾潜伏期进行对比.结果:"后三里"腧穴针刺前(3.79±0.32)、针刺后(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志军 戴体俊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年20卷8期 864-8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在体探讨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α1受体和氯胺酮(Ket)脊髓镇痛的关系.方法用热水甩尾法观察鞘内注射(ith)氯胺酮50、100、200 μg对小鼠甩尾潜伏期(TFL)的影响.并观察鞘内分别预先注射 6-羟多巴胺(6-OHDA...
【关键词】 氯胺酮;脊髓镇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有 Sonya G.Wilson 等 《针刺研究》 2001年26卷3期 236-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动物电针镇痛研究大都需要将动物制动和扎针,人们难以确定所观察到的镇痛作用中有无制动和扎针带来的应激性镇痛.本实验在观察到2 Hz电针对套筒制动的Swiss-Webster小鼠具有镇痛作用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小鼠电针镇痛实验中套筒制动和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 崔雅忠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年39卷1期 27-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区别.方法 SD大鼠分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STZ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体质量35 mg/kg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T2D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真 马晓丽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2期 279-28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古丁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甩尾法,观察腹腔注射0.25,0.5,1和2.5 mg/kg四种剂量的尼古丁对疼痛的影响.结果 2.5 mg/kg剂量的尼古丁可使热板所致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