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
- 57
- 8
- 4
- 16
- 4
- 3
- 2
- 1
- 67
- 28
- 14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晓平 《微生物学杂志》 2004年24卷3期 36-39,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普通变形杆菌BH、芽孢杆菌DC45、巨大芽孢杆菌F3、枯草芽孢杆菌DC42等 4 种脱色菌中,经驯化、筛选出普通变形杆菌BH、芽孢杆菌DC45两株降解苯酚、吲哚、吡啶、喹啉的优势菌.其中普通变形杆菌BH降解吡啶的适宜条件是:温度 30~4...
【中文期刊】 谢志建 黄钧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年7卷6期 600-60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试验室条件下,分离出3株焦化废水脱色优势菌株,采用恒温连续进水的固定化生物膜系统,研究了焦化废水中有代表性的难降解污染指标-色度的去除. tHR12 h,系统出水色度平均由330倍降至65倍,去除率79.5%以上. 图2 表2 参11
【中文期刊】 周林 朱爽 等 《生物技术》 2010年20卷2期 44-4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从焦化废水中筛选苯酚高效降解菌并进行鉴定.方法:在100~1000 mg/L的苯酚为惟-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分离出单菌落,测定各菌株的生长曲线以及对苯酚的降解效牢;利用 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地位....
【中文期刊】 周海军 团良 等 《中国环境监测》 2014年30卷2期 58-61页
【摘要】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焦化废水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含量,总结出其成分谱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焦化废水中浓度差异较大,主要以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萘、苊、芴、菲、荧蒽、芘为主.其中萘对多环芳烃总量的贡献最大,...
【中文期刊】 董迁迁 郭普辉 等 《工业水处理》 2011年31卷12期 47-49页
【摘要】 对A/O工艺处理的焦化废水,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不同处理阶段的废水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25 h内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各阶段的废水均有脱色作用,说明该菌对焦化废水中的生色污染物有分解作用.经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固定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二沉池中废水...
【中文期刊】 田亚赛 孙国军 等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2卷1期 31-32,15页
【摘要】 研究了在pH=3时,在Fenton试剂存在下,水中氰化物与Fe2+、H2O2反应,通过分离生成的亚铁氰化铁沉淀,高效去除了氰化物.除氰过程中,Fenton起到了协同和强化作用,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总氰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浓度低于...
【中文期刊】 郑志军 王奎涛 等 《上海化工》 2009年34卷4期 1-3页
【摘要】 通过试验设计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破乳混凝"原水预处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三级深度处理工艺.将:化学氧化处理技术、破乳混凝技术与牛化工艺相结合,该应用技术将前级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混凝与现有气浮除油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地利用了二氧化...
【中文期刊】 郑志军 王奎涛 等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9年38卷7期 48-50页
【摘要】 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混凝-好氧曝气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中试处理,得到了一些基本的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将焦化废水COD值从5000 mg·L-1降至3000 mg·L-1,加入聚丙烯酰胺(PAM)混...
【中文期刊】 胡中豪 李林 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4卷1期 14-17页
【摘要】 研究了将O-A-O处理工艺和活性炭-H.S.B菌种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该菌种中的好氧菌、厌氧菌在曝气和厌氧工艺阶段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使废水得到处理.结果表明,COD为7440mg/L的焦化废水经过6h的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