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4
- 424
- 95
- 4
- 109
- 19
- 18
- 16
- 10
- 190
- 175
- 80
- 61
- 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爱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9卷2期 64-66页
【摘要】 虽然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好转,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煤矿在我国仍属于高危行业.文章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指出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提出了实现煤矿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仕琼 《煤炭技术》 2013年12期 104-105,106页
【摘要】 随着煤矿企业生产的开展,井下安全隐患数据越来越多,海量隐患数据的排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了煤矿隐患数据挖掘模型,借助Fp-Crowth算法总结了某矿井下安全隐患规律,为煤矿安全生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国勋 李创起 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年38卷10期 51-53,71页
【摘要】 在对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中发现,除自然灾害外,大部分安全事故最终都可归结为人因失误所致.由人因失误造成的事故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由人的心理原因造成的,如侥幸、疏忽大意、意识状态不佳等,另一种是由人的生理原因造成的.而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通过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明 《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012年31卷12期 75-76页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增加,人民的人权意识和生命价值认识已得在逐步的提高,因而,煤矿安全性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近几年煤矿的总体安全形势有了好转,然而仍旧有一系列的特大煤矿事故发生,煤矿安全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连华 李树刚 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6期 790-793页
【摘要】 借鉴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企业安全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对煤矿安全能力系统的资源、构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矿安全能力的系统结构模型,为煤炭企业构建本质安全矿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光 辛嵩 等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年6卷z1期 47-49页
【摘要】 通过分析我国煤矿安全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完善我国煤矿安全教育体制应采取的新举措,对提高我国煤矿安全教育水平,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华 《煤炭工程》 2006年6期 33-34页
【摘要】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事故连续不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重复性事故,得不到遏止.论文分析了形成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四种因素,并提出消除隐患的措施,对消除事故隐患可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其军 程久龙 等 《中国煤炭》 2006年32卷5期 60-62页
【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监测监控数据的压缩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监测监控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出发,提出了去相关位映象压缩编码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道亮 《劳动安全与健康》 2001年5期 26-27页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省煤矿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从地质环境(地质因素)的角度,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万波 袁湘涛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年36卷2期 155-160页ISTICCA
【摘要】 以我国煤矿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依据,概述了我国应急预案管理评估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构建基于煤矿现有文本预案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多方位数字应急预案体系;其次,开展基于数字预案的应急处置流程构造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